学习风格之因材施教

时间:2022-10-26 08:0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和相关学者发现学习风格对学习影响显著,学生在学习风格方面的差异更为直接地對学习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基于因材施教的视角看待学习风格,首先梳理了因材施教的定义与学习风格的概念及特点,然后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渊源,接着探讨了课堂教学因“格”施教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对教师提出相应的策略。相应地,教师就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并且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格”施教。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习风格;个性差异;教学策略

一、 因材施教的概念界定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曾说过:“性相近,习相远。”孔子以此为出发点,主张“因材施教。”著名古代教育家朱熹也曾提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其涵义即是教学的过程要注重因材施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教学。他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中曾提到:“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这表明教师不仅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从古到今,因材施教一直备受关注。因此因材施教的含义有三个层面:(1)从年龄上讲,教师在制定策略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2)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说,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对教师的教学策略起到一定的作用;(3)最后,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

二、 学习风格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一) 学习风格的定义

赛伦(H.Thelen,1954)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拥有的或者喜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以及在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点。”Dun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被显示出来的。”由以上的陈述,对于学习风格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关于学习风格总结如下:

(1) 学习风格是指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2) 寻找与个体的认知风格、态度和兴趣一致的学习环境并且避免不合适的学习环境的一种倾向;

(3)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偏爱运用某种习惯的学习用具或者学习方法并且不喜欢或避免其他的学习方法的一种倾向。

总的来说,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拥有的习惯性学习方法以及他的学习特点。

(二) 学习风格的特点

(1) 稳定性,如果一个人的学习风格已经形成,那么很难去改变它,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学习风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此外,一个人的学习风格在形成之后是比较持久和稳定的。学习风格就像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似的,具有稳定性。

(2) 倾向性,每个人都有他的学习风格的倾向,而学习风格本身也是一种倾向,它是学生在学习时习惯性的学习方法。

(3) 适应性,尽管学习风格是稳定的,但是它依旧会改变。因此,它会随着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而改变。

三、 因材施教与学习风格的渊源

Dunn(1978)提出:“当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学习环境中的其他因素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更好。”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考虑这些相关的因素。从以上的观点来看,笔者认为因材施教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特别是学习风格。从某些方面来说,研究学习风格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更恰当的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把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起来研究。这也不同于教师通过判断而进行的因材施教。而是通过专业的心理研究,更深入更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做到切实有效的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并且教导学生会运用他们自己的学习风格,从根本上做到扬长补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并结合现当代的相关理论更好的因“格”施教。

四、 因“格”施教存在的相关问题

笔者基于教师风格类型的视角探究发现不同风格类型教师在因“格”施教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当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处在同一种类型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相对较好。

伯涅罗伯·彼得森将教师的风格定义为“教师如何使用教师空间,对教学材料与教学活动的选择,对学生分组的方法。”胡弼成博士曾提到:“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它指的是优秀教师教学艺术的风格,既不是泛指一切‘教风’,也不包括不良的矫饰作风。在教学中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因为人们一般总是把教学风格看作一个教师达到高度成功时才具备的重要标志。”袁奇曾提到过:“教学风格,是由教师的教学语言、仪态、讲台等构成,并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的一种不同的教学个性。”由此可以得出,教师的风格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行为习惯和对其他人的态度。教师的风格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放任型,独裁型和民主型。“独裁的教师指导方案的所有活动,典型的例子就是指导性教师。民主的教师主张民主化教学,推崇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心得,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所说的非指导型教师。第三种放任型教师即是对学生放任不管。”笔者通过观察课堂发现这三种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因“格”施教。笔者发现的相关问题如下:

1. 相对来说,独裁型的教师比较专制,缺少与学生有效的沟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半是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学生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对教师的反馈较少,并且学生的回答多半是附和的,很少有学生会说出心中的疑问。学生离了教师不能自主地学习,缺少应有的自学能力和相关的创造性思维。

2. 民主型教师的教学过于松散。这类教师喜欢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组织的小组合作教学相对来说教学效果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根本没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课堂纪律松散,有的学生趁乱闲聊;相对来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量较少,学习进度缓慢,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3. 放任型教师纯属不负责任,不管学生。课堂上纪律混乱,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比较少。

五、 因“格”施教的建议和策略

(一) 教师应该了解自己教学风格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所以说教学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过程。因此,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配合。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的认真听课,而且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进而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还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教師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一致,教学才可以达到最优化。教师在应对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时应该及时调整教学风格,更多地运用教育机制,灵活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

(二)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并注重自己的角色转换

对于独裁型教师来说,从语言学角度上来说,人类是一个群体性的动物,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就是人类拥有自己的语言,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交流。交流是进步的基础。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发展。从小的方面来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等等,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还可以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因此独裁型教师需要处理好自己的角色转换,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

而不管是独裁型教师还是民主型教师亦或是放任型教师,笔者认为教师均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有自信心和一定的自我意识。其次,教师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合理有序,把每一分每一秒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价值。最后,教师要学会处理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控制自己的脾气,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也让学生从心里敬佩。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学习风格类型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不同。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才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比如使用相关的学习风格问卷调查或者课堂观察课下谈话。从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做准备。

(三) 适当地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

何为教学范式?教学范式即是指人们关于教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最基本的看法。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两种教学范式分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和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大量教师关于教学范式的转换做得不够甚至没有任何改变。对两种教学范式不能灵活运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更关注学生本身。这种教学范式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即他们是否愿意学习以及他们学习的方式,而不是把大多数重心放在评价教师的教学上。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去适应学生的进度,为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而努力。这就符合了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因材施教的观点了。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比如:恰当的学习材料和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因此,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更有利于教师研究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关系。通过这些,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陈国庆.注译《论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徐明聪.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80-83.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95-296.

[5]卢敏.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外语教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28-29.

[6]卢敏.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外语教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28-29.

[7]伦恩伯格,奥斯坦著,孙志军等译.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17-418.

[8]胡弼成.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4.

[9]袁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4.

[10]Burns,R.B.Paradigms for Research in Teaching[A].Anderson,L.W.(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C].Oxford:Pergamon,1995.

作者简介:

朱艳锋,**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喀什大学。

推荐访问:因材施教 风格 学习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