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小学师资流失调查报告

时间:2021-10-30 10:36:10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农村小学师资流失的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师资,流失,农村,小学

关于农村小学师资流失的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文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姓名:学号:关于农村小学师资流失的调查报告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查找文献、网上搜集材料具体内容: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而农村小学教师又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农村教师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近年来,由于城

关于农村小学师资流失的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文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业:

汉语言文学

级:

名:

号:

关于农村小学师资流失的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查找文献、网上搜集材料

具体内容: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而农村小学教师又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农村教师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近年来,由于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存在着天壤之别,许多优秀的教师为了谋求个人的更好发展,过上更有档次的生活,纷纷到城里去教书,导致农村师资流失特别严重,给农村小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应对和解决农村师资流失问题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农村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小学,师资流失特别严重,已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流失,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失,对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作为“落后”的代名词,由于条件所限,制约着很多人的发展。农村小学同样是软、硬件设施都严重缺乏,限制着年轻教师的发展。在农村小学,他们做着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虽说较之过去经济待遇有所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渴望有温馨的场所,渴望在社会家庭有坚实的问题地位,但现实却是捉襟见肘,社会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的差距。与城里相比,城里的学校有的有门面出租收入,老板捐赠等,可以改善老师福利,而农村学校没有什么收入;城里教师在家长、学校的强烈要求下,有的从事有偿家教,农村见识也没有;优雅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服务等,农村教师更是享受不到。整天面对一帮土里土气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层出不穷,简易的教室,破旧的设备,没有战斗力的同事等等,所有的这些导致最终的失魂落魄,激起那颗不甘于在农村小学继续呆下去的摆脱它的心。所以,但凡有能耐的农村小学教师都通过招聘或找关系到城里去教学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龄化教师。去年碰到一个农村小学教师,谈话其间他说:“现在小学里缺青年教师啊,县里往下分配时年轻老师都不愿意来,差不多都通过各种关系留在县城了。现在学校就我最年轻了。”我笑着说:“那您多大了?”他说:“我今年42了,还算是学校的骨干了。”说完苦笑了一下。也曾看到过一个资料:耒阳的上架中心学校下辖有7所学校,26个班,993名学生。学校里有50岁-59岁的老师共33人,占总数的51%,40岁-49岁的教师占了28%,也就是说,这个年龄层次占到了79%,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总共只有4名。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意识到农村小学师资流失问题,也激起了我想探求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会让多少农村孩子受到的教育大打折扣啊?

具体而言,农村师资的流失给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是诸多方面的。一.造成教师结构的失衡。年轻教师的离开,致使学校教师年龄偏高,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断层;女教师的调走,使基层学校女教师更加匮乏;一些学科教师的调出,使得一部分学校的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短缺,专业教师比例失调。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班就两个老师。语文老师负责语文、社会、音乐、思想品德,数学老师除数学外,还要教自然、体育、美术。语文老师上社会或思想品德的时候还给读读,数学老师只是有的时候上体育课时带我们出去玩玩,其他的课一律上自习或上语文数学的。现在问问还在村里上学的小弟弟妹妹,他们说现在有体育老师了,其他的课还是就语文数学老师带着,一点都不好玩。二.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农村学校教师本来就不足,一些教师流动到城市学校任教,造成在岗教师工作量增加,忙着上课,缺少备课、听课、批改作业和教研的时间,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三.是导致部分教师的心理失衡。农村学校教师因一些教师的外流而承担繁重的工作,看到外流教师在城市或县城拿着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同工不同酬,心理产生不平衡,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四.是拉大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失,使农村学校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教师比例下降,造成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变相体罚学生、讲课有口头禅、授课呆板乏味、知识讲解不透彻不到位、管理野蛮粗放、工作积极性不高等,与城里教师相比,现在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确实相对差一些。五.是引发了农村生源的流失。农村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学校,导致部分生源也流向城市学校,这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这使得农村小学逐渐萎缩。我们县里的农村小学已所剩不多,许多小学的校长也开始纷纷向教育局反映优秀骨干教师流失,学生生源不断向城里流入的状况,迫切请求教育局采取措施,尽全力制止。否则,农村小学最终会因这而倒闭。使得农村小学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这些影响干扰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那么,如何解决农村小学师资流失问题,让更多的年轻优秀的骨干教师留下农村小学,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发展一批愿意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年轻队伍。这就要从在校师范生入手。通过让他们了解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不断缩小、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小学孩子需要一批年轻有活力能够带给他们现代社会知识的教师愿望等,以及让他们通过去农村小学调查走访,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村小学对他们的迫切需求,再通过向他们说明从事农村小学教师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激发他们从事农村小学教师的热情,坚定他们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信心。

然后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稳定住现有的教师队伍,让骨干教师不再流失,所有的小学教师都能竭尽全力的教好学。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方法,所以从别的资料上摘录的一些具体可行的,能进行具体实施奏效的方法。

一、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优化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经费,逐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可考虑在正常的工资晋级之外,对在农村中小学校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给予奖励工资、额外晋级等方式的鼓励,以吸引新任教师和城市教师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和师资短缺问题,使农村学校的教师能安下心、留得住,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农村教师稳定。如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贫困程度,由中央和地方专项设立并拨付“教师岗位津贴”资金,对农村教师实行补贴,引导教师和毕业生向农村学校流动,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国家教师工资制度”。对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小学现有教师和新增教师的工资,应由中央或市级财政专项支付,切实解决这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和补充合格教师问题,这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由中央或省市设立专项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解决住房问题。通过校外选址、乡镇拨地、政府补贴、集资修建的模式进行建设,以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使其安居乐教。

三、设立国家教师岗位,解决农村教师不足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很多地方财政收入减少,难以支撑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央财政应在农村贫困地区设立“国家教师岗位”,即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为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设置必要数量的国家教师岗位,教师的工资待遇由中央负责,这个岗位占用当地教师编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聘任制。要确定国家教师岗位聘任条件,向社会公开招聘。获聘者根据其相应学历、职称和任职年限,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待遇外,给予特殊津贴,并鼓励优秀者长期在农村任教。

四、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实现教师有序流动。建立和完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分布。为了确保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对其职称评聘实施倾斜,给予优先晋级,评奖等;另一方面则规定,要求教师在评聘中高级职称时,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任教期限、任教学校等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为了确保农村师资队伍的稳定,除了在制度、经费和政策上要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倾斜外,积极做好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工作,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结论:

农村中小学的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信任、关心、爱护教师,从实际出发尽量满足教师生活、精神、发展等不同层次的需要。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其次,协调各方面力量,大力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条件,积极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努力为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要多关心一线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尽可能在待遇上、荣誉上给予关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之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第四,改善教学条件,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要努力解决教师购书、订报等费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知识更新的需求。第五,创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学校里要形成有利人才成长的氛围,确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使教师感到干得有奔头,在校受重用。这样,通过留住人心,增强其成就感,就可能留住好教师,这也是稳定农村师资队伍的一个有效措施。

5

篇2: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环保意识,大学生

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学号:调查人:指导老师:时间:2013年10月28日—2013年11月8日地点: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一、调查情况介绍1调查背景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

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号:

调查人:

指导老师:

时间:2013年10月28日—2013年11月8日

地点: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

一、调查情况介绍

1

调查背景

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将接手中国可持续发展发的第一棒!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做为这社会的一员,为了纪念和宣传世界环境日,更深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做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

2

调查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环境现状和资源现状的认识程度。

(2)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行动的情况。

(3)收集大学生关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看法和可行性建议。

(4)唤起大学生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动员大学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

3

调查对象及方式

此次调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我在调查中采用制作电子版问卷以邮件形式发送和接收,从而进行调查,我共发出电子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4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1)根据调查方案制定调查计划。

(2)围绕调查目的及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3)对计划实施步骤及问卷进行检查、修正。

(4)发放问卷,进行问卷的收集整理。

(5)对结果分析整理,得出调查结论。

调查内容

1

样本容量的确定

人数

百分比

72

72

28

28

合计

100

100

调查对象中男生有72个,占比72%;女生28个,占比28%。

2

调查内容与统计

(1)

您认为环保重要吗?

A.

很重要(80%)

B.

一般(10%)

C.

不重要(2%

D

没感觉(8%)

(2)

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吗

A.

很了解(42%)

B.听说过,但不知道(56%)

C.从未听说过(2%)

(3)你是否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A.强烈意识到(34%)

B.一般(37%)

C.没感觉(20%)

D.没有在意(9%)

(4)

你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吗?

A.从来不(0&)

B.很少

(15%)

C.有时

(35%)

D.经常(50%)

(5)你在离开寝室时随手关闭电源吗?

A.

一直都是(46%)

B.

经常会,有时会忘记(48%)

C.

有时会

(6%)

D.

从来不

(0%)

(6)

你发现目前学校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

随手扔垃圾现象严重(41%)

B.

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73%)

C.

破坏花草树木(20%)

D.

浪费水电资源(46%)

(7)对于废旧电池你是如何处理的?

A.

扔到垃圾桶(27%)

B.分类后送到回收站(12%)

C.

集中存放(14%)

C.随意丢弃(47%)

(8)你经常参加环保活动并宣传吗?

A.经常参加(8%)

B.很少参加(28%)

C.从未参加也不想参加(21%)

D.想参加但没有机会(47%)

(9)你清楚垃圾分类吗?你在生活中对垃圾如何处理?

A.不清楚,没有关注过(36%)

B.不清楚,得不到宣传(21%)

C.清楚,但没有做过

(35%)

D.清楚且以身作则(8%)

三、存在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同学缺乏环保意识,对环保认知程度不高,虽然大部分同学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总体意识不高,在生活中不能以身作则。经分析,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

对环保知识的了解较少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所在是在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地推进环境保护的进程。而由调查问卷第二题中可知,56%的同学不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哪一天,还有2%的同学甚至从未听说过,第九题中有57%的同学不知道垃圾的具体分类,更不用说生活中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环保知识的严重缺乏,也间接显示出大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并不强。

2、

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一般

对于问卷中废旧电池的处理,绝大部分同学没有正确的处理方法,接近半数的同学选择随意丢弃。大部分同学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在校园中存在部分同学随意踩踏草坪,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一般,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3、

社会的环保活动、环保宣传不到位

在第八题中,有68%的学生从未参加过环保活动,只有8%的同学经常参加环保活动,社会的环保宣传力度不够,环保活动也少的可怜。

4、

不能付诸于行动

很多同学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知道怎么做,但他们不能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有90%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重要,71%的同学认为保护环境很迫切,但他们在生活中却不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从问卷第六题可以看出,学校存在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生活中没有把保护环境付诸于行动。

4、

分析总结

1

分析大学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原因

(1)社会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经济发展忽轻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多数人对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共识。即使在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下,仍有部分企业或个人在金钱的驱使下继续以环境换取利益。身处重污染地区的居民对此认识不高,更多的是无奈的默许。国家目前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不够完善,也使得很多民众无力应对环境问题。社会的大环境造就了多数人对环境问题的不关注,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环境教育落后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专业,培养治理环境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大打折扣。以我校为列,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环境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又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综上所述,学校的教育缺失是造成大学生环保意识不强的原因之一。

(3)

生活习惯的养成

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使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多了很多的“宽容”,少了很多的“严厉”,长辈的溺爱也使其在行为养成上有很多不足。从小娇生惯养的当代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只索取不奉献、不懂感恩、自私自利以及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弱点,而这些弱点又会削弱意识对行为的影响,是部分学生表现出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却很难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对环境的责任感也是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不强的原因之一。

2

对加强和改进节约环保意识及行为的思考

建设节约环保型校园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共同行动,在校园每个角落体现,需要广大师生形成自觉风气,使每个师生养成合理利用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和注意环保的良好习惯。

(1)大力倡导环保节约的美德。

学校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营造参与履行环保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宣传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学生树立环保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学校应把环保节约问题引入相关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展环保节约教育。校园生活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要教育大学生克服消费上的虚荣心和攀比心。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是大学生成才的核心,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它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环保节约型社会是一种良性的价值诉求,也是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必然逻辑,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品质以及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

(3)扎实开展环保节约活动,培养环保节约的习惯

学校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节约活动,从点滴做起,,从小事中显出环保节约的生活哲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用一种强烈的方向性和荣誉感引导学生,形成“节约资源,注重环保,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把崇尚环保节约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4)学校要提高科技水平和加强科学管理

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不仅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要得以重视,而且要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服务。加强科学管理,着重培养大学生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节能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师生业务学习的积极性,在提高环保节约、环保节能活动的知识含量同时服务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

调查感想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其实保护环境可以从好多身边的小事做起:双向使用纸张、多坐公交车几趟、多用淋浴少用浴缸??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环保的家园,

让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环保的行动中去,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让生命之水长流,让生命之绿永驻,让文明之花永不凋谢!

附录

篇3: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家乡,变化,暑期社会实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简介:改革开放,家乡新貌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物质生活、精神文化)时间:2013年8月(暑假期间)形式:(不定期)调查采访、访问采访者:MJ采访对象:武汉市调查问题:在走访过程中,谈论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与30年前相比,家庭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2、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切切实实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

改革开放,家乡新貌

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物质生活、精神文化)

时间:2013年8月(暑假期间)

形式:(不定期)调查采访、访问

采访者:MJ

采访对象:武汉市

调查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谈论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与30年前相比,家庭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

2、

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切切实实的实惠?

3、

从出生到现在,就个人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您的生活在哪些方面有了改善?

4、

尽管城市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农村优越,但农村终究得向城市看齐,您觉得农村建设还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摘要: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开始实行的,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进行,后又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改革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系列标准和准则,成功的造就了我家乡的新面貌。作为90后的我们,无疑不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硕果。而祖辈父辈却更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懂得这难能可贵幸福生活的可贵,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经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了解他们口中的“翻天覆地”,于是,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向村里一些年长的人询问了一下:到底这30年来家乡都有了哪些变化。

从大家的回答中,我大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基本上所有的被采访者的家庭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衣、食、住、行、用、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一、衣着方面

改革开放前,农村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民生活条件非常差,买什么都得靠票,见票给物,就好比买布得靠布票,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乡人民的收入的增加,市场上的商品逐渐丰富起来,人们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穿暖”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向“上商场购衣”转变。与此同时,人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逐渐成为乡民的一种追求。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也盛行起来,村里也有人喜欢在网上淘衣服。以前,大家都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不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现在基本上在我们村里都看不到补丁衣服了,即便特别旧的也不怎么常见,我们家就是姊妹两个,小时候就是“新老大,旧老二”,现在貌似我比姐姐的新衣服还要多,并不是所谓的“爱美”,而是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光照中。

二、饮食方面

记得在前几年的春节晚会有过这样的一个小品,一位老爷爷向他孙子讲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也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听村里人讲,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

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可见,人们是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正因为我们知道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会到社会历史的变迁,所以我们能够从大人的口中得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食物匮乏到温饱得到基本解决再到越来越注重食品健康。以前,鱼肉在村民眼中就是一种奢望,粮食什么的都是自己种植,现在,基本上每餐都会到街上买点喜欢吃的菜回来。如今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健康、营养、卫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食物的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也很关键,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三、住宿方面

进入我们村里,现在是楼房排排站,之前红瓦房代替了土砖房,现在楼房顶替了红瓦房。当然,楼房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前后都设计了阳台,有的是在二楼安装的落地窗,当然,每家每户所选用的瓷砖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但凡是楼房,每家都安装了防盗门,不仅是为了防盗,同时也是为了达到协调美观的效果。

当然,村民被分到的土地面积也比较客观,一般情况下,村民还会在自家房屋后面修建一个庭院,在院子里面养养花,种种菜,就好似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的“小别墅”。

另外,我们村以前许多人养鸡、喂猪,鸡和猪的粪便虽然可以做肥料,但是,地面到处是鸡粪也不雅观,而且还有臭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多,不再养那些牲畜了,这样就还原了农村本该有的面貌—新鲜的空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委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户户都接通了水、电,既可以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又可以用上电灯、电话,甚至上网。住房问题得到了改善,乡民们是心满意足,在他们心中,有个温馨的小家,才是最踏实的。

四、出行方面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发达的交通,都是空谈,永远走不出去,引不进来,永远只会拘泥于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度。小到一个村,如果没有畅通的道路,那么永远都不能脱贫。

道路对出行而言是很重要的,小孩子上学,大人上街、走亲戚、去田地里种地,都得出门,如果依旧是那种泥巴路,下个雨桥就淹了,那是多么的不方便。听乡民说,以前只要是下大雨,每家每户都得派出一个劳动力去“抗洪”,他们得将泥土装进尼龙袋中填补桥两边的护栏,垒高是为了防止河岸边的泥土冲刷后流失。后来,政府出钱出力,先将街上的公路修好,又来修建各个镇上的桥,最后将水泥路覆盖到各个村,基本上到08年就实现了村村通,排排通。乡民们是喜悦的,因为家长不用再那么担心因赶不及去学校接孩子而让孩子躲在角落里哭泣,现在上初中的孩子都可以自己骑上自行车上学了。

当然,交通工具也由自行车变为摩托车,条件特别好的也用上了小轿车。值得一提的是,交通的畅通,也带动了就业,提供了劳动力就业市场。我们村附近有一个地方种植了芦笋,大批的芦笋是要包装后送到农副市场或超市销售的,而这一系列的摘、捆、装,都要人去做,记得前两年暑假我妈妈还去做过零工。道路的畅通,使一些农副产品能顺利进军市场,也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无疑不是给乡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五、消费品方面

随着收入的增长,乡民的消费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多到少、从低档迈向高档的转变,而乡民的生活也也在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过去,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一系列耗电用品乡民用不起,现在,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大多数人都在使用。记得我读小学那会儿,固定电话只有几户人家安装。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固定电话。现在我读大学,才十几年,固定电话基本就在我们村里销声匿迹了,大家都在使用手机了。在还没有黑白电视机的时候,晚上人们睡得很早,亦或是听听收音机,如今,家里都换上了彩色电视机,还用上了数字电视,能搜索到的台更多了,更丰富了大家的生活。酷暑让大家寝食难安,白天大家就吹吹电扇,晚上睡觉就可以开着空调进入梦乡,这是以前的蒲扇远不能及的。热水器也是以前想都不敢多想的,现在已基本普及。富裕了,人们也开始享受生活了。

六、思想文化方面

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昌盛,还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进步。

我的父辈,很多人都只是小学或者初中文化,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那时教育资源匮乏,而且每家都养了好几个孩子,温饱都成问题,更何况教育。但在我们这一辈就不同了,即便以前家里再困难,就算是借,家里人也会把你送去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另一方面,毕竟“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上的投资,乡民是绝不会吝啬的。

近几年,广场舞也流行起来了,以前,吃完晚饭,一些妇女就会做在电视机前织织毛衣,或者几个人围起来打麻将,现在不同了,她们会去广场上跳跳舞,有的还打腰鼓,一些老婆婆老爹爹还打太极,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要让生活多姿多彩,除了劳作,还得娱乐,还得身心健康。

教育理念、劳逸结合等思想的变化,都说明了思想的进步,思想的开放。

通过调查得知:改革开放前后,乡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无论从衣、食、住、行、用,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乡民对改革开放的硕果还是比较满意:低保户补助让劳动力少或劳动力低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60岁以上的老人有生活补贴;水库移民的家庭每年也会有补助;“家电下乡”活动,也有13%的补贴;就在前几年还减免了农业税……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相当给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使每个家庭不再为学费发愁,甚至还为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这些切切实实的实惠让乡民们很高兴。

旧问题的解决了,同时也有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地方路面破损严重却未能及时得到维修,道路的维护管理无法及时跟进;由于家用电器增多,出现了电压不足的情况,电路的重新安装和检修迫在眉睫;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浪费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剩饭剩菜也是最为常见的,要齐力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就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在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新的问题出新,所以如果农村想达到城市那种较高水平,就得在硬件软件方面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我们的农村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结语: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在中国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使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兴修水利、修建公路,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群众为本。而它是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它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还得密切联系群众,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出发,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关注群众利益和愿望。改革开放是在农村开始实行的,也许是农村比较落后,先在农村试行,针对农村落后的现状着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全面掌握实际,把握多个事实组成的客观实际的综合,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无论是治国还是村改,都得从我们面临的实际出发。党和政府致力于中国实际,使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得到了极大的实惠。

我坚信,党的正确方针和路线必定会把我国治理得越来越好,我们注定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4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师资 流失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