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调查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0 15: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信息的安全使用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诉求。由此,本研究专门对深圳高中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知识、能力、伦理4个维度设计问题并进行了调查,又分别从父母从事行业、教育背景、学生性别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以上因素对学生的4个维度属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作者从校园资源分配、教育教学改进及公共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调查分析;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23-0100-04

●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诸多领域的作用日趋增强,信息安全所引发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非常多,让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是未来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基于此,笔者针对深圳市部分高一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 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

本研究为了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空间,分别对四所不同层次学校的高一年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对象共计724人,其中男生382人,女生342人,独生子女313人,非独生子女411人。

2.调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现有的一线城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情况,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并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及研究的相关专家进行深入咨询的基础上,笔者将信息安全的素养评价指标进行了重新设计及改良,将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进行了4个维度的划分,这4个维度分别是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网络信息安全能力、网络信息安全伦理。[1]针对不同维度的调研方向分别设定具体问题,作为信息素养前提的信息安全意识其调研主要包含学生对日常信息主动保障过程安全性的自觉程度及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态度和认识。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基础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含了相关常识和理论方法,调查侧重于应用安全知识及数据安全性这两方面。网络信息安全能力是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和验证学生是否具备网络信息安全素质的试金石,主要包含出现危机情况的应对措施和如何防范的技能。对于社会普遍认同的信息社会所应该遵守的相关准则和法律法规,着重调查学生对信息伦理问题的关注、理解和遵守的情况。[2]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调查研究发现,有86.25%的学生认同网络信息安全对科研、学习、工作的影响非常重要,只有不到2%的学生认为不确定或者不重要;有89.17%的学生认为网络安全问题比较容易出现状况的环节是人为因素,有8.47%的学生不确定这种说法的正确性;超过90%的学生认同邮箱密码强度比较弱對个人信息可能造成泄露,但有7.08%的学生不确定;超过94%的学生会更新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库,保护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85.83%的学生对媒体上关于网络信息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接近95%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时需要提前对其进行加密处理,这里包含个人私密数据,如身份证扫描件、未发表的论文等(如图1)。

根据以上问题的调研,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信息安全的判断上主观上都有信息安全防范的意识,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一些隐性问题模棱两可,不能做出明确判断,说明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2)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从调查数据可知,有61.66%的学生对常见的病毒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所了解;有72.08%的学生对防火墙的设置及其运转规则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通过对网络的数据进行排查,对有隐患的介入可以设置拒绝访问的操作;有57.08%的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尤其是蠕虫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后造成的危害及其特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有68.19%的学生知道间谍软件入侵计算机的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几个种类;有80%的学生了解黑客是指怀有恶意地入侵他人电脑并使他人电脑瘫痪或窃取私人信息的人;有87.92%的学生了解垃圾邮件的几种常见形态,如网络钓鱼、恶意软件、传播病毒等;有44.03%的学生了解处理cookies的方法;有58.33%的学生了解通过无线传输如红外线、蓝牙等信号输送时,为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应采用专人专设备的方式提高防范等级;有72.78%的学生了解在公共场合如何防范WIFI不良链接的侵入(如图2)。

通过对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调查,笔者发现学生缺少足够的相关内容的学习。

(3)网络信息安全能力

在此项调查中发现,学生会修改常用软件的保密等级及提高浏览器高级设置中安全性选项和可信赖网页的比例分别是72.78%和68.61%;对垃圾邮件的处理可以应用专业的客户端软件来处理的学生比例为76.11%;能自觉过滤垃圾邮件并拒绝接受,且能对非公共网络中使用的浏览记录及时清理的学生比利为61.11%;能对网络漏洞更新和修复的学生比例为69.17%;了解并能够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防范的学生比例为81.25%;每次有新文件接收时,能够通过相关软件对其进行检测的学生比例为67.78%;能够识别不安全网站的学生比例为74.03%;能够操作并及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备份和更新的学生比例为47.08%;遇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的学生比例为49.58%。另外,有52.78%的学生丢过QQ号码,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如图3)。

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是综合其他几项评判的结果,从此项指标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缺少相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技能,并且不能防患于未然。

(4)网络信息安全伦理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95.14%的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时能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和相应的文明礼貌;81.53%的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并践行相关准则;91.39%的学生在引用网上的文字资料时,能够标明作者或版权机构的索引;83.62%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上下载**软件是对他人著作权的侵犯(如图4)。

● 高中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启示

1.父母教育背景与子女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关系

本研究着重对所调查学生的父母的学历进行了考察,将学历设置为以下几个选项:高中毕业、专科或同等学历、大学或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或同等学历、博士研究生或同等学历及其他。针对一线城市的现状及SPSS对于相关性分析的原理,笔者将本科及以上学历父母至少有一方满足要求和其他学历分为两类进行分析。将某一维度的、分别设置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其他学历的样本值(i=1,2,3,4…),、分别为对应样本的平均值。根据公式求得、的各自协方差、和共协方差:

从表中可知,父母的学历分类与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网络信息安全能力及网络信息安全伦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7、0.9865、0.8371和0.5837,可以看出整体上父母的学历对子女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没有很大影响,对信息伦理的影响相对大一些,由此可以认为父母的学历对子女的信息安全价值取向有一定影响。

2.父母从事行业与子女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关系

笔者将父母从事IT或通信行业和其他行业(如制造业、金融、教育等)分为两大类。分别测得以上4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3015、0.2518、0.6032和0.8370,由此可以看出从事IT通信技术行业对子女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有很大影响,其各个参考点的数值也高出另一对照组。

3.性别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关系

根据男女两种性别划分,上述4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4、0.8904、0.8428和0.2339。整体上其影响并不大,但是网络信息安全伦理的影响笔者认为是男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不同所致。

● 高中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提升途径

1.扩大学校网络信息化的覆盖程度

学校应当加快网络信息化推进进度,目前深圳市许多学校已经可以在课堂上实现无纸化教学,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可以直接与教师在课堂上互动。学生更多地使用网络资源必然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也可以提早体会到互联网安全问题;教师可以现场开展相关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负责学校网络安全的维护和管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信息安全的建设中。

2.注重发现问题的多元化教学

可以结合小课题研究、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由浅入深,发挥学习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集思广益,分工合作深入探究某一个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全程跟踪,最后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这在提高学生相关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其科研能力。例如,2017年深圳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小课题中,有学生研究的课题方向是深圳市公共网络的安全情况调查,学生使用专门测试无线网络安全的APP对深圳市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进行安全性等级测试,发现部分区域的网络信息安全的情况存在隐患,得出提高手机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措施,如选择固定品牌的手机、对外来网络的屏蔽、相关软件的安装等,都可以有效防止个人信息安全的泄露。这样的研究性课题对学生探究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非常好的启发意义。

3.借助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活动

网络信息安全活动可以快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一方面可以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为导向鼓励学生记忆相关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请计算机领域的知名专家或团队到校讲述网络信息安全的案例并提供发生不同状况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信息安全的知识传播。

参考文献:

[1]龙立红.高中信息安全课程实践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高东怀,蔡华,董李鹏,等.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评价量表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02):173-177.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普通高中创客教育课题建设与实施方案研究”(课题编号:zdazz16005)基金支持。

推荐访问:素养 信息安全 对策研究 调查 网络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