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时间:2021-10-13 09:48:37 来源:网友投稿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关键词:北京大学,微电子,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简介:一.基本原则1、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遵循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标准,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2、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根据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招生计划,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3、坚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内容:

一.

基本原则

1、

坚持求实创新的原则

遵循国际软件人才培养标准,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2、

坚持面向需求的原则

根据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安排招生计划,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

3、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教育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二.

培养目标与方向

1、

培养目标

面向产业和领域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创业与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侧重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

2、

培养方向

基于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分析和对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的预测,结合北京大学创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特点,软件学院设置的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信息工程监理、移动通信、数据网络、光通信与宽带接入、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工程、移动通信服务终端、数字家庭技术、IT项目管理、IT市场营销、企业创业与创新管理、电子交易、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工程、电子通讯、集成系统芯片(SOC)、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集成电路封装、计算机动画、数字艺术技术、游戏设计与编程、影视制作、数字音效等27个方向。

三.

课程体系

学院课程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方向、多领域、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和前沿技术贯穿学院教学过程始终。

1、

多层次

代表课程之间的关联,设置由浅入深,分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领域系统分析四个层次。

2、

多方向

指在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这几个学科领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经历和就业方向,有侧重地选修课程;

3、

多领域

指每个学生可重点了解1-2个应用领域,学习如何利用软件技术开发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软件与系统;

4、

模块化

指所有的课程按照模块的方式组织,便于各专业方向的调整和组合。

四.

学分

学院采用学分制,每个学生需要完成各系规定的、不同层次的学分。学院对不同层次的课程要求不同:

A.

基础课

B.

专业核心课

C.

专业选修课

D.

领域专业课

E.

毕业实习

F.

素质教育与前沿技术

G.

毕业论文

五.

学习时间安排

1、

学习时限

学院允许学生在2-5年内完成硕士学业。

2、

教学时间

学院每年安排三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其中:

第一学期:9月-次年1月;

第二学期:2月-6月;

第三学期:7月-8月。

六.

选课与成绩

1、

选课

学院实行学分制,学生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系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专业方向,并根据专业方向选课。学生在试听后决定确认选修或退选课程。

2、

合格标准

根据北京大学的规定,硕士生各科考试成绩以70分为及格线。成绩及格者累加该课程规定学分。

3、

单科成绩核定

学院规定,学生单科成绩由案例分析或实践、作业、期末考试等部分综合核定,由教师给出该课程的总成绩。

4、

重修

学院规定,学生单科成绩不及格者不累加学分。学院对所有的课程不安排补考,学生需要重修不及格的课程或选修其它课程

(按照课程对应的学分支付费用)。

5、

补修

对于在所选专业方向上欠缺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学生,学院建议先补修基础课程。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学分。

新生需参加入学英语测验与专业基础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决定个人的选课方案与补修方案。

七.

工程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工程实践部分超过总教学任务的50%。学院以三种方式组织学生的工程实践:

1、

技能训练

学院设置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滚动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时间选择学习方式。

2、

案例研究

每位学生需要根据专业方向选择D类课程,学生要完成至少一个典型应用系统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3、

毕业实习

在达到规定的学分后,学生可以进入实习阶段。实习题目一般来自企业,并在企业中进行。实习期至少为8个月。实习结束后,由学院教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小组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评定。

八.

论文

工程硕士论文选题一般以学生的实习工作为基础,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目技术报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等。

九.

毕业与学位

1、

毕业

按照专业方向所选课程单科成绩合格,累加达到各系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含实习),并符合毕业证书授予条件者,授予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

修满各系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全部课程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根据专业方向可以分别授予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北京大学项目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篇2:汽车运用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研究

汽车运用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才需求,培养,方案,研究,汽车

汽车运用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研究 本文简介:汽车运用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思路和培养目标,结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在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三个方面介绍了该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运用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研究 本文内容:

汽车运用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思路和培养目标,结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在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三个方面介绍了该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汽车运用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人才需求

1

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国外汽车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汽车以每年12%--14%的速度增加,汽车产量2005年570.7万辆,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汽车保有量2005年为3160万辆,2006年为3800万辆,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3亿辆,即每十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汽车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采用,汽车新技术从高科技向着技术普及方向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汽车运用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缺少现代汽车运用技术和新的维修理念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汽车维修已从以机械修理为核心的传统汽车维修向以汽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综合诊断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汽车维修发展。

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具有大专学历人员极少,熟练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更是微乎其微。汽车运用技术人员在数量和水平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较大。汽车运用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因此,大力开展现代汽车运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是解决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缺乏的有力措施。

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在培养中应着眼于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需要不断更新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使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熟练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的高级维修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汽车技术的特点是涉及学科门类广,前沿领域的新技术多,技术含量高。汽车几乎集成了所有现代科技成果的精华,如机械、材料、电子、能源等行业的先进技术无不率先在汽车上付诸应用。因此,从事汽车行业,必须具有宽广的各学科知识,掌握许多各学科前沿领域的新技术,还应具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我校汽车运用专业确定了“基础理论牢固,专业知识宽广,强化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定位,并据此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2.1

深厚牢固的理论基础

为适应从事汽车行业的特点,必须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其打下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基础课包括人文社科类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等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学期,技术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学期,专业课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

人文社科课程由学校统一设置,是为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所开设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社交能力和均衡的综合素质。

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只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大学英语三门课程。这几门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建筑所铺设的第一层理论基础,是基础课中的主干课程。这一基础深厚牢固与否,不仅关系到对以后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领悟,而且对学生未来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潜力具有长远的影响。由于我校是我省同类高校中的排头兵,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未来还会进入本科甚至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这几门课程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虽然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课程门数较少,但每门课程的学时数都比较多,以保证其难度和深度,使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当。

技术基础课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汽车专业涉及多门学科和交叉学科,其技术基础课门类繁多,需要学习机械、电子、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学制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是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关键和难点之一。考虑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关课程进行了适当舍弃。经过适当取舍,本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设置仍涵括了机械、电子、金属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

2.2

宽广实效的专业知识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汽车使用、维修、检测、诊断、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其中的培养重点是使用和维修能力。检测和诊断能力既可作为独立技能从事车辆管理工作和试验研究工作,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和维修的理论水平。营销和管理则是在使用、维修能力基础上的扩充和延伸。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培养目标密切关联。表2示出本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及其和培养目标的关联关系。

由表中可见,每一项培养目标都几乎由所有课程所支持。全部课程均是科技含量高、应用针对性强、并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用效果的课程。其中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直接关联着全部培养目标。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维修则是密切针对本专业培养重点的骨干课程,这两门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实际效果明显。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一方面直接对应诊断、检测的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两门课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可使学生的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并为未来向科研开发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学制和课时数的限制,我校汽车运用专业舍弃了一些与汽车相关的课程。对于一些概论性、综述性的内容,如汽车发展史、汽车文化、汽车外形和空气动力性、汽车新技术应用、汽车发展前景、汽车的能源和环保等,没有专门设置课目,这些知识拟通过开设讲座、专家座谈、参观展览、观看录像等轻松灵活的第二课堂形式使学生了解。对于汽车设计、汽车制造由于不属于汽车运用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没有专门设置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但通过技术基础课中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机制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结合专业课中的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等课程,如果有学生将来希望从事汽车设计和制造工作,也应该能够胜任。

通过以上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我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具备社会急需的汽车行业应用技术性人才的知识结构,而且对于专生本的学生,也可以顺利适应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热能及动力机械等对口专业的进一步深造。

2.3

熟练实用的实践技能

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能力方面转化,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述课程的总学时数包含了课堂教学和随堂实践。在一些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结束后还安排针对该课程的专门实习,这些课程实习有金属工艺学的金工实习、机制工艺的机加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发动机构造和汽车构造的拆装实习、汽车维修的维修实习、汽车检测与诊断的检测实习等。此外还有专门的综合实践环节,包括属于认识实习的汽车驾驶实习、属于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本专业全部总学时中课堂教学占55%,实践环节占45%。图3为各类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对比。

根据各种技能的难度、广度和性质不同,需要的实践课时量亦不相同。如本专业的汽车维修技能,是所有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其故障表现、原因和解决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并且直接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安排更多的实践课时。本专业除了在汽车维修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27学时的随堂实习,在课程结束后还有多达280学时的集中实习。并且在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期间,主要还是围绕汽车维修进行。图4为汽车维修技能的培养环节。

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条件,本专业目前已经建成汽车发动机构造实验室、汽车电器设备实验室、汽车底盘构造实验室、汽车使用技术实验室、汽车修理(故障诊断)实验室、汽车配件实验室、汽车综合实训实验室、汽车驾驶训练场等。另外建有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与银座汽车、山东鸿发汽车、山东优配汽车零件贸易公司、齐鲁汽贸、济南东岳汽车、华达汽车等企业联合办学,并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

大量丰富的实践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的理论加深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汽车使用、维修、检测、诊断、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为目标,以“基础理论牢固,专业知识宽广,强化实践技能”为人才培养定位,符合现代社会对急需的汽车应用专门技术人才的要求。本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为一有机整体,环环相扣,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符合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规律,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也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和创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张万兴.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栾锦红.以学生生涯发展为导向的美国职业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杂志,2008.

搜集整理理t>t>t>t>

篇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9葡萄酒培养方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9葡萄酒培养方案 本文关键词:河北,师范学院,葡萄酒,培养,方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9葡萄酒培养方案 本文简介:酿酒工程(葡萄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化学、酿酒工程(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葡萄、葡萄酒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培训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二、培养要求1.基本要求(1)综合文化素质通过学校考试,并达到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09葡萄酒培养方案 本文内容:

酿酒工程(葡萄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化学、酿酒工程(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葡萄、葡萄酒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培训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基本要求

(1)综合文化素质通过学校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

(2)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省级(或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3)外语应用能力达到学校合格标准。

(4)体育达到学校规定的合格标准。

(5)普通话应用能力达到二级乙等要求。

(6)获得国家劳动部等规定的“果露酒酿造”或“食品检验”中级工以上的等级证书。

2.专业要求

(1)熟悉葡萄酒、酒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酿酒工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

(3)掌握葡萄酒生产、酿酒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4)具有较强的科学试验、分析解决专业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6)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

(7)掌握资料查询和运用网络等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学分要求

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8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理论、实验课程教学131学分,实践教学(含毕业论文)51学分。

专业带头人:康维民

审核小组组长:高海生

三、学制与学位

按学分制管理,实行3~6年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学生可申请提前一年或延长两年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葡萄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程学、酒类市场学。

五、主要课程

化学、酿酒微生物、酿酒分析、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葡萄酒工艺学、白酒工艺学、啤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工程学、酒类市场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生产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共54周;其中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各4.5周不占教学周数,分散在理论教学周数内完成。详见实践教学进程表。

七、主要专业实验

化学实验、酿酒分析实验、酿酒微生物实验、葡萄酒工艺学实验、葡萄酒品尝学实验等。

八、课程简介

葡萄品种学(Ampelography)

主要讲授葡萄种和品种的起源、分类、特性、变异、品种区域化、新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等内容。使用教材为《葡萄品种学》。

参考教材为《葡萄品种学》,张振文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1版;《葡萄学》,贺普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第1版;《葡萄品种彩色图谱》,黎盛臣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第1版;《葡萄酒工业手册》,朱宝镛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葡萄酒化学(Wine

chemistry)

主要讲授葡萄与葡萄酒中的糖、葡萄浆果中的酸和葡萄籽油、葡萄与葡萄酒中的矿物质、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酶、酵母菌发酵、细菌发酵、葡萄酒中的多酚及其变化、葡萄与葡萄酒中的气味物质、葡萄酒的酸碱平衡、葡萄酒的降酸与增酸、葡萄酒中的酒石酸盐沉淀、葡萄酒胶体、葡萄酒的氧化还原体系、二氧化硫、葡萄酒的陈酿等内容。

参考教材为《葡萄酒化学》,李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葡萄学》,贺普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葡萄酒分析化学》,秦含章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版;《有机化学》,汪小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葡萄栽培学(Viticulture)

主要讲授葡萄生物学、葡萄繁殖、葡萄建园、葡萄整形修剪、葡萄园土肥水管理、葡萄生长期植株管理、葡萄特殊栽培技术、葡萄的成熟与采收等内容。

参考教材为《葡萄集约化栽培手册》,李华编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第1版;《葡萄学》,贺普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优质酿酒葡萄高产栽培技术》,高海生、齐永顺主编,金盾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1版;《酿酒葡萄栽培》,姬树林、李掁勇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酿酒微生物学(Wine

Microbiology)

讲授酿酒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酿酒微生物生命活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酿酒微生物的基本方法;酿酒应用的微生物及葡萄酒病害微生物。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结合技能鉴定中的“果露酒检验工”进行实验安排。

参考教材为《葡萄酒微生物学》,张春晖,李华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版;《食品微生物学》,江汉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1版;《发酵食品微生物学》Brian

J.B.Wood主编,徐岩译,2002年。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葡萄酒卫生学(Wine

Hygiene)

葡萄酒卫生学主要讲授葡萄酒污染的来源、性质、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

参考教材为《葡萄酒卫生学》,李华、刘延琳编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1版;《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李华编著,杨陵天则出版社,1990年第1版;《食品卫生学》,何计国、甄润英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史贤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葡萄酒工艺学(Wine

Technology)

主要讲授酿酒葡萄原料的改良,酵母菌与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工艺,葡萄酒的成熟、澄清、稳定和葡萄酒病害,葡萄酒封装等。

参考教材为《葡萄酒工艺学》,李华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葡萄酒生产技术》,高年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葡萄酒酿造学-原理与应用》,赵光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版;《酿造酒工艺学》,顾国贤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白酒工艺学(Liquor

Brewed

Technology)

主要讲授蒸馏酒的种类,白酒生产的一般工艺,低度白酒、新型白酒和生料白酒的生产工艺,白酒的品评。

参考教材为《白酒生产技术》,肖冬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白酒生产技术全书》,沈怡方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白酒工业手册》,康明官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第1版;《白酒生产与调勾新技术新工艺及配方优化设计实用手册》,洪涛主编,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啤酒工艺学(Beer

Brewed

Technology)

主要讲授啤酒生产原料,麦芽制备和麦芽汁(糖化)制备工艺,啤酒生产工艺和啤酒生产新技术。

参考教材为《啤酒生产技术》,程殿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啤酒生产》,徐同兴等编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第1版;《酿造酒工艺学》,顾国贤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年第1版;《啤酒工业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葡萄酒工程学(Wine

Engineering)

主要讲授葡萄酒生产中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流体、传热、制冷、分离、浓缩,葡萄酿酒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性能、应用特点及操作方法,葡萄酒厂规划设计方法。

使用教材为《葡萄酒工程学》,高树贤等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4年第2次印刷);参考教材为《化工原理》,夏清等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食品工程原理》,杨同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葡萄酒品尝学(Wine

Taste)

主要讲授葡萄酒的感官特性及其质量和风格,品尝的生理学原理,品尝的过程,品尝的组织、方法和品尝训练。

参考教材为《葡萄酒品尝学》,李华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葡萄酒工艺学》,李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葡萄酒的品评》,王俊玉编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李华编著,杨陵天则出版社,1990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酿酒分析(Wine

Analysis)

主要讲授葡萄酒、白酒、啤酒酿造过程中涉及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检测的方法。主要讲授密度、酒度、总糖及还原糖、总酸及挥发酸、二氧化硫等成分的分析。

使用教材为《酿酒分析与检测》,王福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参考教材为《葡萄酒质量与检验》,马佩选,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第1版;《国际葡萄酒与葡萄汁分析方法汇编》,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酒类市场学(Wine

marketing)

系统讲授葡萄酒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葡萄酒市场调查与预测、葡萄酒营销系统、葡萄酒产品策略、葡萄酒定价策略、葡萄酒分销策略、葡萄酒促销策略、国际葡萄酒市场营销等内容。

参考教材为《葡萄酒市场学》,李华等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市场调查学》,徐飚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版;《市场营销学》,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市场营销学》,张可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第1版。本课程通过卷试进行考核。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表

表1

酿酒工程(葡萄酒)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学分

共计

理论

实验

1

2

3

4

5

6

7

8

公共通修课程

BL15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8

18

18

BL15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5

28

28

28

BL150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5

28

28

28

BL15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5

46

46

46

BL09001

信息技术基础

3

54

28

26

54

BL13001

英语

14

256

256

64

64

64

64

BT14001

体育

7.5

138

138

30

36

36

36

BL99002

职业生涯准备与规划

1.5

28

28

28

科类基础课程

BL09003

计算机语言(VB)

3.5

64

40

24

64

BL11013

大学物理2

4.5

82

82

82

BL11017

大学物理实验2

1.5

30

30

30

BL11007

高等数学2

4.5

82

82

82

BL11009

线性代数2

2

36

36

36

BL11008

概率论

2

36

36

36

BL10001

化学

6.5

118

118

54

64

BL10002

化学实验

4.5

80

80

44

36

BL06047

食品化学

3

54

36

18

54

BL16098

食品生物化学

3

54

38

16

54

专业主要课程

BL06025

葡萄酒化学

2

36

36

36

BL06018

酿酒微生物

4

72

52

20

72

BL06032

葡萄栽培学

3

54

40

14

54

BL06030

葡萄品种学

2.5

46

40

6

46

BL06021

葡萄酒工程学

4

72

72

72

BL06023

葡萄酒工艺学

4

72

50

22

72

BL06002

白酒工艺学

2.5

46

46

46

BL06019

啤酒工艺学

2

36

36

36

BL06028

葡萄酒卫生学

2

36

36

36

BL06026

葡萄酒品尝学

3

54

26

28

54

BL06017

酿酒分析

4

72

42

30

72

BL06013

酒类市场学

3

54

54

54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限选课程

18.5

334

296

38

144

134

56

专业任选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人文社科类

4.5

84

84

56

28

自然科学类

4.5

84

84

84

实践教学周数

51

4

3

3

6

8.5

5

6.5

18

合计(学分数、学时数)

182

2384

2032

352

374

474

424

406

272

350

84

理论教学周数

15

19

19

18

14

18

14

理论教学周学时数

24.9

24.9

22.3

22.6

19.4

19.4

6

注:学期分配表中学时数字标注为斜体加粗代表该课程本学期为卷试。

表2

酿酒工程(葡萄酒)专业选修课设置表

专业限选课程

葡萄酒方向

课程

编号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

总计

理论

实验

BL06055

食品添加剂

4

2

36

30

6

BL06020

葡萄保护概论

4

2

36

26

10

BL06031

葡萄生态学

4

2

36

36

BL06014

酒文化概论

4

2

36

36

BL06069

专业英语

6

3

54

54

BL06054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6

2.5

44

32

12

BL06066

仪器分析

6

2

36

26

10

BL06010

酒厂企业管理

7

1.5

28

28

BL06012

酒类法规

7

1.5

28

28

食品检验方向

BL06060

食品质量认证

4

2

36

36

BL06035

软饮料工艺学

4

2

36

30

6

BL06003

发酵食品

4

2

36

36

BL06004

功能性食品

4

2

36

36

BL06061

食品贮运保鲜

6

3

54

44

10

BL06054

食品试验设计与分析

6

2.5

44

32

12

BL06066

仪器分析

6

2

36

26

10

BL06051

食品企业管理

7

1.5

28

28

BL06039

食品法规与标准

7

1.5

28

28

专业任选课程

不分方向

BL06034

葡萄贮藏加工学

5

2.5

44

34

10

BL06070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6

2

36

36

BL06016

绿色食品生产

7

1.5

28

28

BL06067

饮料与鸡尾酒调配技术

7

2

36

32

4

BL06011

酒店酒水管理

7

2

36

36

BL06001

HACCP原理与应用

7

2

36

32

4

BL06052

食品生物技术进展

7

2

36

36

注:每个学生至少应选修一个完整的方向模块;每个方向模块中的各课程均可作为其它方向模块的任选课程;第4学期开始按模块方向选课;任选课开课学期视选课情况而定。

表3

酿酒工程(葡萄酒)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学期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编号

学分

周数

说明

入学教育

BS99001

1

新生入学后第1周分散进行

国防教育

BS99002

4

2

新生入学后前2周整周进行,包括军事训练、军事理论

革命传统教育

BS15001

1

1

双休日、假期分散进行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

BS15002

1.5

1.5

双休日、假期分散进行

普通话Ⅰ

BS12001

1

1

分散进行(理论教学)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BS15003

1.5

1.5

双休日、假期分散进行

普通话Ⅱ

BS12002

1

1

分散进行(理论教学)

国情教育

BS15004

3.5

3.5

双休日、假期分散进行

酿酒微生物教学实习

BS06008

1

1

第19周进行

专业技能训练1

BS06017-1

1

1

分散进行

葡萄栽培学教学实习

BS06010

0.5

0.5

分散进行

葡萄酒工程学教学实习

BS06009

1

1

第18周进行

酒厂生产实习

BS06004

4

4

第5-8周进行

专业技能训练2

BS06017-2

1

1

分散进行

科研技能训练1

BS06006-1

1

1

分散进行

酿酒分析教学实习

BS06007

1

1

第19周进行

专业技能训练3

BS06017-3

1

1

分散进行

科研技能训练2

BS06006-2

1

1

分散进行

创业与就业指导

BS99003

1

1

分散进行(理论教学18学时)

酒厂综合实习

BS06005

4

4

本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

科研技能训练3

BS06006-3

1

1

分散进行

毕业实习

BS06003

4

4

第1-4周进行

毕业论文

BS06002

13

13

第5-17周进行

毕业教育

BS06001

1

毕业前1周整周进行

一~六

形势与政策教育

BS15005

2

2

第1-6学期分专题讲课

合计

51

51

注:实践实习环节每周为1学分。

表4

全院师范教育模块课程设置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理论

学时

实践

周数

实验

学时

开课学期

BL19001

心理学

36

2

36

2

BL19002

教育学

46

2.5

46

3

BL19003

教育技术

36

2

24

12

4

BS12003

三笔字训练

1

1周

第4学期分散进行

BS19001

教育学课程实习

1

1

与教育学同步,集中进行,安排在教育学课程之后的某一周

BS06019

教育实习

5

5

第8学期开学后前5周整周进行

注:学生修读该模块课程可以充抵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和专业任选课程的学分。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十、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表5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课程数量

学分

学分比例(%)

公共通修课程

8

32.5

17.9

科类基础课程

10

35

19.2

专业课程(专业主要课程、选修课程)

21

54.5

29.9

公共选修课程

6

9

4.9

实践教学环节

21

51

28

合计

66

182

100

推荐访问:北京大学 微电子 工程硕士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