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

时间:2021-10-15 11:18:18 来源:网友投稿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 本文关键词:示范性,省级,工作方案,创建,职业院校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 本文简介:院发〔2011〕50号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的通知院属各部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已经学院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执行,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六盘水职业技术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 本文内容:

院发〔2011〕50号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印发《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的通知

院属各部门: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已经学院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执行,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方案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办学规模5000人。近十年来,学院在边建设、边办学、边发展的历程中,特别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验(训)基地建设和图书信息建设。根据六盘水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及高技能人才的需要,现设有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财经系、工业系、商务管理系、生物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社会科学系8个系,23个大专专业,38个中专专业,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380余人,纸质藏书30余万册,单价800元以上教学设备达1600万元。2007年学院通过了省教育厅对学院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2009年通过了省教育厅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通过了省教育厅对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到2015年,在校生规模将达8000人。为加快学院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根据《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教育厅关于评选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通知》(黔教职成发〔2011〕287号)精神,院党委决定在评建创优的基础上,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振奋精神,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校企结合,强化顶岗实习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原则

1.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评估指标体系(试行)》要求,按照“定位准确、模式先进、条件优良、成果显著、特色鲜明、就业优势明显”的方向,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创新,确保申报成功。

2.整体创建和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院整体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同时,各部门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申报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精品课程、重点专业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建设项目,为学院整体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3.长期部署与分期部署相结合的原则

我院申报省级示范性院校的时间是2012年7月,而省级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周期不超过三年,因此,学院及院属各部门都要按要求做好长期建设规划和分期建设计划,逐年建设到位,确保各项建设的年度评估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整体验收评估顺利通过。

4.学院整体准备与部门分块准备相结合的原则

在学院整体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同时,各部门应对照《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责,

做好各项工作任务,

积极准备申报材料,促进学院创建成功。

5.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充分挖掘学院内在潜力相结合的原则

要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同时,要充分挖掘学院自身的内在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学院的建设步伐,确保申报和评估验收顺利通过。

(三)目标

1.举全院之力加快建设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现在开始用2—3年的时间,完成各项目的建设工作,确保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2.努力办出高标准、高水平、特色鲜明,在全省职业教育中具有引领性、带动性、辐射性、前瞻性、示范性的高等职业院校。

二、工作内容

(一)领导能力建设

1.院校领导

学校领导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团结务实,勤政廉洁,作风民主,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强。

党政一把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学识丰富、视野宽阔,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理念的传播;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科学决策、沟通协调及战略规划能力。

2.办学理念

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我省职业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办学模式改革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较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3.教学模式改革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多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根据生源特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好地用于核心课程教学;重视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要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4.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据,紧密结合实际,健全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系统,进一步加大对原管理文件的修订力度,建立各教学环节(含校外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以及相应的评价、考核、激励与约束制度,形成导向鲜明、效果明显的督导和质量保障体系,使学院管理工作更加原则化、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人性化。

(三)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

正确把握专业建设适应性、稳定性、择优性、可行性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要求和学院办学条件的实际,认真做好以装备制造、机电一体化、建筑建材、煤炭深加工、汽车检测、电子信息、医护保健、财税金融、商贸旅游、种养殖技术等为重点的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形成较为科学适用、特点凸显的专业体系。力争重点建设3—5个示范专业,带动专业建设发展,形成3—5个示范性专业群,开发3—5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并物化到专业教学内容中。

2.课程建设

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形成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创建示范为契机,积极申报3—5门省级精品课程。要建立一个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

3.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专业教学计划体现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积极开展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4.育人环境建设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制度,努力使专业教师具备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的能力;创新师资管理,吸引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学院从事专业教育,聘任(聘用)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学风教风、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支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2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5%,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0%以上的优秀教学团队。达到学生满意,社会评价高。

(五)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多渠道、多主体、多方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尤其是教、学、做一体化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每个专业有相应的实验实训室,设施设备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核心课程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情景教学,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有效传送到课堂,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不断提升与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层面和层次,拓展合作领域、方式及渠道,研究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真正达到校企深度交融,互惠双赢;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与主要岗位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显著提高。为毕业生今后胜任工作或就业奠定可靠基础。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

建立和完善与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努力提高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业务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好,总体满意率达80%达以上,毕业生在本地区(行业)有良好声誉。

2.教育培训服务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作用,开放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多种形式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各类人员技能培训提供方便,搭建社会成员多样化学**台,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

3.科技服务

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4.辐射带动作用

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在省内高职院校中产生影响;成为行业、企业和区域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的重要基地;积极开展多方位对外合作交流,在引进、交流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优质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做出成绩。

(七)基本建设

2012年7月前,完成学生宿舍、食堂、行政办公楼、会场、停车场、风雨操场及田径运动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完成相应的绿化工程。到2013年前,按学院基本建设“详规”全面完成基建工作。启动三产开发,同时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做好扩边规划方案。

(八)其它建设

加强图书信息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教育平台,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和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

三、具体措施

(一)组建机构,明确职责

学院成立了“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3名院领导专门分管创建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相关工作。各部门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建相应的创建工作班子,指定专人负责,并分项目、分指标、分任务,逐项逐条落实到人,签好责任状,切实搞好创建工作。

(二)争取支持,保障建设经费

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作专题汇报,争取市财政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确保各专业、项目建设资金到位,保证建设项目的完成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召开全院领导干部、广大师生员工的动员大会,作出统一部署,院领导作动员报告,各部门要组织学习创建工作方案,提高认识,针对自身工作职责作出部署。要充分认识到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对我院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充分认识到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使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作目标上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学院的创建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四)整分结合,配套申报

为了争取申报成功,在学院整体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同时,各部门必须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积极申报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精品课程、重点专业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建设项目。

(五)质量认证,奠定基础

全面完善ISO9001质量认证工作,进一步健全规章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四、工作步骤与要求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9月26日—2011年11月12日)

1.制定与完善工作方案,报院党委审定后下发各部门;

2.深入学习指标体系,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签定责任状;

3.“创建办公室”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分解工作任务,制定任务书,明确责任并落实到人;

4.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5.学院各部门组织学习、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6.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工作指导;

7.全面审核人才培养工作,完成质量认证的内审和外审,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8.全面完成校园网站建设,参加教育厅组织的评比。

(二)材料、初稿准备阶段(2011年11月13日—2012年3月31日)

1.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对照《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附后),按任务书的工作要求,制定好本部门的工作方案并完成支撑材料的上报(3月10日前);

2.“创建办公室”对各部门提交的材料进行检查、审核,提出整改意见;

3.各部门根据“创建办公室”提出的整改意见对本部门的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材料(3月20日前);

4.整理支撑材料,建目录、归档;

5.撰写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申报表(1—3稿);

6.组织学院宣传专题片的策划与制作;

7.学院组织专家组自评。

(三)材料完善与定稿阶段(4月1日—7月15日)

1.各部门根据专家组自评意见对本部门的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在规定时间内递交材料(5月1日前);

2.整理完善支撑材料,统一装订、建目录、归档;

3.完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申报表定稿。

(四)材料呈报(2012年7月16日—2012年7月20日)

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呈报申报材料。

(五)迎接评审(2012年9-11月)

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做好相关工作,迎接省教育厅评审组评估。

-

25

-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要点及标准

主要支撑材料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完成时限

材料收集人

1

政府统筹

10分

当地政府

主管部门

大力支持

8分

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为院校依法自主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和制度环境。

发挥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作用,引导和支持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为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依据。

优化区域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促进高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制度化。

有关文件、政策、会议纪要

张先宇

办公室

王德琼

2012年3月10日前

董平贵

事例材料、案例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

杨正刚

2012年3月10日前

专项经费保证

2分

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定期有专项经费支持,投向准确。

财务报表

李葆青

计划财务处

黄芹

2012年3月10日前

董平贵

2

领导能力

5分

办学理念

2分

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我省职业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

领导论著、讲话、业绩、事例材料

张先宇

办公室

王德琼

2012年3月10日前

董平贵

院校领导

3分

学校领导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团结务实,勤政廉洁,作风民主,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强。

党政一把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学识丰富、视野宽阔,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理念的传播;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科学决策、沟通协调及战略规划能力。

领导班子情况表、自述材料、政绩事例、访谈记录

晋其勇

组织人事处

桂琼

2012年3月10日前

董平贵

3

师资队伍

15分

师资结构

6分

有一支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5%,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20%以上。

专兼职教师一览表、职称证、技能证、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或证明材料

晋其勇

组织人事处

桂琼

2012年3月10日前

莫莉

队伍建设

9分

重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大。有完善的专业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具备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的能力。

创新师资管理制度,吸引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从事专业教育的制度健全。聘任(聘用)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相关的人事制度改革文件、总结、规定、聘任名录、相关证照、绩效材料

晋其勇

组织人事处、教学科研处、各系

桂琼、杨正刚及各系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莫莉

注重学风教风、师德师风建设,学生满意,社会评价高。

张加一

组织人事处、教学科研处、各系

桂琼、杨正刚及各系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莫莉

4

教育教学改革

20分

办学模式

4分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高。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强,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附改革要点说明、专项总结、报道

张加一

各系、教学科研处

各系负责人、杨正刚

2012年3月10日前

王三宁

人才培养模式

4分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有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有相关的关办法、制度、记录、总结、专题说明和对照表

张加一

各系、教学科研处

各系负责人、杨正刚

2012年3月10日前

王三宁

教学模式改革

8分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多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生源特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核心课程教学较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重视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每年有专项经费,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方案、协议、实施痕迹、总结、系统设计方案、教学设备清单、教学记录、经费计划、使用报表、科研成果一览表

张加一

各系、教学科研处

各系负责人、杨正刚

2012年3月10日前

王三宁

教学管理

与质量监控

4分

有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系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素质高、理念先进、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已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督导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序、效果显著。

建立了各教学环节(含校外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以及相应的评价、考核、激励与约束制度,导向鲜明、效果明显。管理方法科学、手段现代、节约高效。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督导条例、运行痕迹、效果分析、工作规范、考核制度、实施效果

张加一

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学督导室

杨成林

2012年3月10日前

王三宁

5

专业建设

10分

专业建设总体

2分

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结合我省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需要合理设置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改革方案、对接描述等材料、教学指导方案及实施材料

黄筑卫

招生就业处

刘华

2012年3月10日前

段珩

积极探索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各系

杨正刚、各系主任

2012年3月10日前

课程建设

3分

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形成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理实一体化教材、教学资源一览表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各系、实验中心

各部门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段珩

职业能力

3分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或订单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有能覆盖一半以上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培训点。近三年毕业生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获得率达90%以上,其中,获得高级工等职业证书者有一定比例。

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方面成效明显。专业教学计划能地体现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省级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得优胜以上的奖项。

鉴定站、培训点证照、批文,考评记录、发证名录、教学计划、专题总结、案例、奖项一览表及说明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成教处、各系

各部门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段珩

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方面成效明显。专业教学计划能地体现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

王铭志

学生处

韦平

2012年3月10日前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省级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得优胜以上的奖项。

晋其勇

团委

李松涛

2012年3月10日前

育人环境建设

2分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方案、计划、总结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各系

各部门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段珩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王铭志

学生处

韦平

2012年3月10日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晋其勇

团委

李松涛

2012年3月10日前

6

实训基地建设

15分

校内实训基地

8分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多渠道、多主体、多方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尤其是教、学、做一体化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成效明显。

每个专业有相应的实验实训室,设施设备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核心课程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情景教学,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

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有效传送到课堂,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

专题材料、信息化演示、实施记录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各系、实验中心、计划财务处

杨正刚、各系负责人、胡兴国、黄芹

2012年3月10日前

施兴凤

校外实训基地

7分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完善。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与主要岗位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显著提高。为毕业生今后胜任工作或就业奠定可靠基础。

校外实训、实习规章制度、实施痕迹、总结材料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各系

杨正刚

各系主任

2012年3月10日前

施兴凤

7

社会服务

10分

就业质量与

社会评价

4分

建立和完善与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水平、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社会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业务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好,总体满意率达80%达以上,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区(行业)有良好声誉。

机制及实施效果说明、有关材料、就业率统计、企业反馈表,用人单位评价或媒体报道

黄筑卫

招生就业处及各系

刘华及各系主任

2012年3月10日前

赵泽福

教育培训服务

2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作用,开放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多种形式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各类人员技能培训提供方便,搭建社会成员多样化学**台,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

实施痕迹、专题总结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成教处、综合服务公司、各系

杨正刚、邓航、潘彬及各系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刘荣辉

科技服务

2分

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项目计划、运作记录、总结

张加一

教学科研处、各系

杨正刚及各系负责人

2012年3月10日前

刘荣辉

辐射带动作用

2分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已在省内行业、企业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产生影响。

专题总结、他方评价、媒体传播、引进交流项目、理念专题材料

晋其勇

宣传部

赵健

2012年3月10日2012年3月10日前

刘荣辉

学校成为行业、企业和区域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的重要基地。

积极开展多方位对外合作交流,在引进、交流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优质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成绩突出。

张加一

招生就业处、各系

刘华及各系负责人

刘荣辉

8

建设与发展前景

15分

发展规划

5分

学校发展思路清晰,注重内涵建设,措施得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符,针对区域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

发展规划

张先宇

教科处

王德琼

杨正刚

2012年3月10日前

赵泽福

建设方案

10分

建设方案符合相关文件精神,指导思想正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具体,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措施得力。

建设方案

张先宇

计财处

王德琼

2012年3月10日前

赵泽福

主题词:职业教育

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创建△

方案

通知

抄报:省教育厅。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1年10月12日印发

共印11份

篇2: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实施细则,人才培养,试行,评估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本文简介:附件2: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等文件精神,云南省教育厅决定,自2008年开始采用新方案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本文内容:

附件2: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等文件精神,云南省教育厅决定,自2008年开始采用新方案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评估采用先试点评估,再逐步推广的方式。为了积极、稳步地推进此项工作,在教育部评估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高职评估的需要,特制订实施补充细则。

一、评估组织及指导

1、评估工作由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负责指导实施,并审议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意见和结论建议。

2、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办公室设在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专家组成员由评估中心聘请。

3、各校要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有相应的工作小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评估工作日常事务。

二、评估安排

1、2008年开始,我省依据高职评估新方案对两所院校开展评估试点工作,并在2009年底采用新方案完成第一轮评估。

2、未参加第一轮评估的高职高专院校、新方案公布前已进行过评估的院校、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在2010年后安排评估。

3、本科院校中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参照此评估标准进行建设,并采用自行申报评估的方法。

三、学校自评

1、各院校在评建过程中,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2、所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自2009年起,每学年度须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并于每年10月30日前报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由评估中心统一上报教育部。

3、各院校应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可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对数据采集平台进行扩容,并定期进行数据采集(按季度或学期采集)。

4、参评院校须根据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时间对最新数据进行采集,截止时间为专家组进校前1个月。

5、学校要建立数据采集责任制,保证数据真实、及时、公开、持续。

6、学校自评要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因为迎接评估,给教师、学生增加额外负担。

7、学校按要求完成自评报告等基本评估材料。原则上不再按照评估指标单独准备迎评材料,专家根据评估需要和学校数据库状态去收集原始材料。

8、评估方案中的“主要指标”和“关键要素”作为学校自评自建的主要方向和依据,学校不对指标和要素自评等级。

9、自评工作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自建自评,主要是学习和研究高职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第二阶段为参评共建,在专家组进校前和实地考察期间,学校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真实、积极、常态的工作面貌参评;第三阶段为评建整改,根据专家组实地考察意见,制定分阶段整改计划,于专家组离校后15天内将整改报告(一式三份)报评估中心。

四、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

(一)专家组组成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受教育厅委派,由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聘请,承担赴参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实地考察评估的任务。

专家组由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育研究专家、行业企业人员等6人组成,设组长、秘书各1名。

(二)专家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1、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进行现场考察,在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后,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评估工作。

2、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参评学校共谋发展对策。

3、形成考察评估反馈意见,与参评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交换意见,并向评估委员会提交评估工作报告、评估结论建议和相关材料

(三)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时间不超过3天,评估工作日程由组长和参评学校协商后确定,评估方法和内容参见《专家组工作规程》。

(四)评估后回访

现场评估结束后,针对专家组评估结论投票有分歧的院校,将进行评估后回访。回访考察时间为学校整改三个月后,由2名专家对整改项目及效果进行重点考察。

五、评估工作纪律和要求

1、严格执行教育部严肃评估纪律的有关规定。参评学校在专家组名单正式公布后,不得拜访、邀请专家组成员做评估咨询、指导等活动;专家组在校期间,请辞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报演出,请辞各种宴请;食、住、行等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就近、方便、节俭为原则;专家组成员工作酬金和交通费由省教育厅承担,学校不再另行发放补贴。

2、简化评估程序和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参评院校的工作负担。

六、评估结论认定及公布

1、专家组现场评估结论通过投票方式确定,结论为“通过”和“暂缓通过”两种。投票方式为每位专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合议后,每位专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整体状态进行投票。其中学校评估结论的“通过”标准为:半数以上专家投票“通过”。否则,结论为“暂缓通过”。

2、对于专家评估结论投票有分歧的学校,实行评估后回访制度,综合专家组现场评估和回访考察意见后,确定评估结论。

3、专家组评估结论经过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委员会审定,由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

4、参评院校若对公布的评估结论有异议,可向省教育厅申诉,由省教育厅通过适当程序进行复议。

七、评估咨询

对评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内涵标准,以及评估的组织工作等,参评学校可向云南省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咨询。

评估中心办公室联系人:刘康宁

电话:0871—5032062

电子邮件:pgzx@ynu.edu.cn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邮编:650091

5

推荐访问:示范性 省级 工作方案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