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试卷(石油地质学)|

时间:2021-10-16 14:01:57 来源:网友投稿

试卷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2 页

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试卷(石油地质学)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石油地质学

2、石油沥青类

3、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4、石油

5、气藏气

6、气顶气

7、凝析气

8、固态气体水合物

9、

油田水

10、底水

11、边水

12、重质油

13、油气显示

14、油苗

15、气苗

16、干酪根(Kerogen)

17、门限温度

18、生物成因气

19、油型气

20、煤型气

21、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

22、低熟油(immature,oil,亦译为未熟油)

23、二次生烃

24、烃源岩

25、生油层与生油层系

26、储集层

27、盖层

28、绝对孔隙度

29、有效孔隙度

30、绝对渗透率

31、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

32、孔隙结构

33、初次运移

34、二次运移

35、地层压力

36、圈闭

37、溢出点

38、闭合度

39、闭合面积

40、油气藏高度

41、油气柱高度

42、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

43、构造圈闭(油气藏)

44、背斜圈闭(油气藏)

45、断层圈闭(油气藏)

46、刺穿圈闭(油气藏)

47、岩性圈闭(油气藏)

48、不整合圈闭(油气藏)

49、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50、复合圈闭

51、地温梯度

52、地层压力

53、地层压力梯度

54、异常地层压力

55、压力系数

56、流体压力封存箱

57、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58、深盆气藏

59、油气田

60、一级构造

61、隆起

62、坳陷

63、斜坡

64、三级构造

65、油气聚集带

66、含油气区

67、沉积盆地

68、含油气盆地

69、含油气系统

70、盆地的盖层

71、前陆盆地

72、裂谷盆地

73、克拉通盆地

74、组成可燃有机岩的主要元素是( )和( ),还含少量的( )、( )、( )等杂质元素。各种可燃有机矿产的主要元素组成相似,表明其原始物质具有共同的来源,多来自动物、植物有机残体。近十年来,对石油成因的研究,发现同煤类有着一定的关系,尤其在光学特征上具有某些规律性的联系。

75、石油与煤类在元素组成上的区别:煤类所含( )比石油中的多,而( )比石油中的少,氧在石油中也较少;C/H比值以石油和沥青最小,煤类最大,并且随碳化作用的加剧而增加。

76、各种可燃矿产从物理状态的角度可分为( )的、( )的和( )的三类

77、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 )、( )、( )、( )、( )。碳含量为:84-87%,平均84.5%;其中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剩下的元素总含量一般只有1~4%。

78、

含硫量小于1%的为低硫原油,含硫量大于1%的为( )。

常以0.25%作为贫氮和高氮石油的界线。

l 83、

石油相对密度与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 )的密度小,( )的密度大。

但是,归根到底,石油的密度决定于其化学组成:( )、( )的含量,石油组分的分子量,以及溶解气的数量。

一般说来,密度小而颜色浅的石油常为石蜡性质的,含油质多,加工后能获得较多汽油和润滑油;密度大而颜色深的石油则富含高分子量的沥青质

84、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轻汽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光,称为( )。

85、

石油的发光现象取决于其( )。

石油中的( )和( )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

86、引起石油旋光性的原因,在于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 )

87、

由于烃类难溶于水,因此,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若以碳数相同的分子进行比较,( )溶解度最小,( )最大,( )居中

88、

石油的( )和( )没有固定的数值。

在( )和( )之间可以出现中间状态

89、烃类气体中依据其甲烷所占的比例(即干燥系数,C1/ΣC1-5),将天然气分为( )、( )两种类型,其干燥系数的分界线为0.95。

90、天然气按相态分为( )、( )、( )、( )按母质类型分为煤型气、油型气、( );按演化阶段分为生物气、热解气、裂解气

91、油田水由于来源及形成过程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差异性,其( )和( )组成有相当大的差别。( )一般随埋深增加而增加

92、油田水的水化学类型以( )为主,( )为次,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93、常规原油与重质油在元素组成上有区别,常规原油的( )、( )和( )等元素含量低,而( )则含量高。

94、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咯、吲哚、咔唑的同系物及酰胺等。

原油中含有具有重要意义的( ),它是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95、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 )和( )两大类。

酸性( )中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有醛、酮等,其含量较少。

酸性含氧化合物中环烷酸最多,占酸性物质90%以上,易与碱金属作用生成环烷酸盐,极易溶于水,因此,油田水中环烷酸盐可作为一种含油气性直接指示标志

96、油气显示的出现可说明所在地区在过去某个时期内曾有油气生成过,亦即具有( )。可是,另一方面油气显示的出现又说明( )可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97、天然油气显示按其物态可分为( )、( )和( )三个主要类别。

98、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的岩石,通常多为( )。砂岩按其被浸染的程度可分为( )、( )、油浸、油斑、( )、荧光

99、石油有机说的核心就是( )

100、沉积有机质包括( ),不溶于有机溶剂的( )。

101、沉积岩中的有机质要向石油转化必须经历一个碳、氢不断增加而氧不断减少的过程,即为一个( )、( )、的过程

102、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 )、( )、( )和( )四种类型

103、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是由于具备了两个基本特性( )和( )。( )的好坏直接决定岩层储存油气的数量,( )的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104、按岩石孔隙大小,孔隙分为( )、( )和( )三类。

105、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是( )和( )。

106、一般认为油的初次运移相态以( )为主,( )为辅。理由是油在水中的( )过低,水不能大量溶解原油

107、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途径有( )、( )和( )。在未熟—低熟阶段,运移的途径主要是( )和( );但在成熟—过成熟阶段油气运移途径主要是( )。

108、

目前普遍认为油气的二次运移相态主要为( ),( )可呈水溶相。

这是因为油气进入储层后的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孔隙增大、压力变小、孔隙水多)

109、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为储层的( )、( )、( )和( )

110、

大规模的二次运移时期应该是在主要生油期之后或同时发生的第一次( )。

因为这次( )使原始地层发生倾斜,甚至发生褶皱和断裂,破坏了油气原有力的平衡。

111、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叫( ),由三部分组成:即( )、( )及( )、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112、油气藏是地壳上( )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 )和( )

113、任一圈闭的基本要素是( )和( )。其中以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的非渗透性封闭最为重要,在形成圈闭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圈闭性质和类型的主要因素。

114、

按张厚福的观点,圈闭分为:( )、( )、( )、( )和( )五大类。

各大类可根据储集层上倾方向的具体封闭因素,结合储层特征,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类。

115、圈闭的大小,主要是由圈闭的( )确定的。它表示能容纳油气的( ),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个圈闭的( ),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

116、油-气、油-水界面并不是一个截然的界面,而是一个( )。

117、油气成藏要素包括( )、( )、( )、运移、圈闭、保存六大要素,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它们的综合作用结果

118、生油气源岩是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好的烃源岩取决于其( )、( )、( )、成熟度及排烃效率。这要结合盆地沉积史、沉降埋藏史、地热史、古气候综合分析评价

119、由( )可知,在离源岩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油气源充足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稍远处,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水

120、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仍然可以做为有效的( );反过来,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圈闭,则不再是一个( )。

121、由( )可知,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聚集的油和气密度应小于距油源区较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的油和气。

122、目前关于圈闭中油气聚集机理主要存在四种观点:即( )、( )、渗滤作用和排替作用共同作用、油气充注作用。

123、根据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可将岩性油气藏分为两种类型:储集层的岩性变化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称为( ),它包括( )和( )。若是储集层岩性变化是在成岩后生过程中形成的,则称为成岩圈闭,它包括储集层部分变为非渗透遮挡和非储集层部分变为渗透性储集体而形成的圈闭

124、根据不整合圈闭形成条件及储层特征可将不整合圈闭和油气藏分成:( )和( )、( )和油气藏、古潜山圈闭和油气藏、基岩油气藏

125、根据盆地构造单元特征及油气聚集的区域性规模,一般把地壳上的油气聚集单元划分为五级(从小到大):即( )、( )、( )、( )、( )。

126、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划分上,有些大型的分割性较强的盆地,在每个坳陷内还有凸起、凹陷,其规模大于二级构造而小于一级构造,实际上是从一级构造分化出来的,一般称之为亚一级构造,每个坳陷有独立的油气生成、( )、( )

127、一个含油气系统可包含多个子系统,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子系统为:( )、( )。

128、含油气盆地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 )和( )。

129、盆地的基底通常有两种:( )和( )。

130、裂谷盆地的发展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 )和( )

131、油气在地域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大地构造条件的控制,油气集中分布在现代地壳中相对活动的,长期以( )的地区

132、世界上最终可采储量大于或等于5×109BOE的盆地有25个盆地(占盆地数的4.2%),主要集中在4大油气盆地带:( )、( )、( )、( )。

133、从时间上看,世界上煤储量以二叠纪—( )中最为丰富,其次为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第三纪居其后

134、何谓圈闭找油理论?

135、何谓沉积盆地找油理论?

136、简述源控理论的基本思想。

137、油气地质勘探应向哪几个方面发展?

138、如何进行油气显示的评价?油气显示的评价也就是指油气显示与油气藏的相关性。下面从质和量两方面谈。

139、简述石油有机成因的主要证据。

140、根据元素分析干酪根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何特点?

141、试述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142、试述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特征。

143、简述大中型气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44、简述形成大中型气田的主控因素。

145、何谓低熟油?其含义包含哪几个方面?

146、试述低熟油组成的基本特征。

147、试述低熟油的5种生烃机理。

148、何谓油源对比?有何意义?

149、请回答图中参数代表的含义,其大小与孔隙结构有何关系?

150、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51、成岩及后生作用对碎屑岩储层性质的影响

152、影响盖层质量及空间分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153、影响盖层质量及空间分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154、盖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55、如何理解油气运移是不能回避和否认的客观存在?

156、试述油气初次运移相态与有机质演化阶段的关系。

157、试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158、试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159、试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方向和距离。

160、试述沿运移方向,油气的成分变化的大致规律。

161、石油与天然气的聚集与成藏试述油气藏的富集条件。

162、试述油气藏的富集条件。

163、试述地壳运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164、影响圈闭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165、试述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聚集(差异聚集)原理。

166、试述差异聚集的必备条件。

167、影响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168、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69、油藏地球化学方法

170、试述背斜油气藏基本特征。

171、试述背斜油气藏的成因分类,每种类型有何特点?

172、试述断层油气藏的基本特征。

173、试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74、断层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75、试述断层圈闭和油气藏的基本类型。

176、试述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基本特点。

177、根据成因岩性圈闭和油气藏分为哪几种类型?

178、试比较基岩与古潜山油气藏的主要区别。

179、古地温的测定通常有哪些基本方法?

180、异常地层压力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181、什么叫深盆气藏?有什么基本特征?

182、试述深盆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83、何谓油气田?有什么基本含义?

184、试述油气聚集带分布的有利区域。

185、简述盆地构造单元分级及与聚油单元的对应关系。

186、按照Magoon等人的观点,含油气系统如何命名?

187、什么是盆地的周边,有几种形式?

188、试述前陆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189、试述裂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190、试述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191、油气聚集和分布特征

192、试述油气在层位(时间)上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原因。

193、试述控制沉积盆地中油气分布规律的因素。

194、试述蒸发岩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我国陆相盆地蒸发岩在沉积岩剖面中的比例可达5%以上,个别凹陷可达50%。且分布广泛,东部、西部、陆相、海相、震旦、寒武、奥陶、三迭、第三系都不同程度地发育有蒸发岩。

195、试述不整合面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关系。

196、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197、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

198、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199、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

200、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201、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答:有机成烃是个连续过程,分四个阶段:

202、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203、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204、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205、油气产量前三国家: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中国居第( )位

206、溶解性影响因素:

207、天然气的产状类型

208、煤层气

209、临界温度

210、临界压力

211、逆蒸发

212、油田水的概念

213、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

214、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

215、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

216、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

217、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

218、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

219、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 )

A.伊利石型

B.高岭石型

C.蒙-伊混成石型

蒙脱石型

220、石油中C、H两元素质量比(C/H)平均值约为( )

A.0.56

B.3.5

C.6.5

12.5

221、有机质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为( )

A.B.0.5—1.3

C.1.3—2.0

≥2.0

222、某石油中环烷烃含量为30%,正+异构烷烃含量为25%,则该石油类型为( )

A.石蜡-环烷型

B.石蜡型

C.环烷型

芳香-中间型

223、识别和评价烃源岩主要是通过( )、( )和( )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确定。

224、若石油中环烷烃含量和正+异构烷烃含量各占30%,则该石油属于( )

225、油气二次运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226、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 )

A.1859—1900年;

B.1901年-1925年;

C.1926年—1960年;

1961年—现今。

227、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 )

A.75%—80%;

B.82%—83%;

C.85%—90%;

83%—87%。

228、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 )

A.9%—11%;

B.11%—20%;

C.11%—14%;

21%—24%.

229、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 )

A.单调减少;

B.单调增加;

C.从增加到减少;

没有规律。

230、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 )

A.石蜡型;

B.环烷型;

C.芳香—中间型;

石蜡—环烷型。

231、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 )

A.石蜡型;

B.环烷型;

C.芳香—中间型;

石蜡—环烷型。

232、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 )

A.高蜡低硫;

B.高硫低蜡;

C.高硫高蜡;

低硫低蜡。

233、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 )

A.Ni/V大于1;

B.V/Ni大于1;

C.Ni/V等于1;

V/Ni等于2

234、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 )

A.氯化钙型

B.氯化镁型

C.硫酸钠型

重碳酸钠型

235、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 )

A.e/d;

B.2e/d;

C.3e/d;

e/(18。

236、设圆柱状褶皱岩层厚度为T、曲率半径为R,它的近似孔隙度是何表达式?( )

A.T/R;

B.2R/T;

C.2T/R;

T/(2R)。

237、

设圆柱状褶皱岩层厚度为T、曲率半径为R、裂缝间距为D,平行该褶皱轴方向的近似裂缝渗透率是何表达式?( )

A.D4×(T/R)2/48;

B.D×(T/R)3/48;

C.D2×(T/R)3/48;

2×1011×D2×(T/R)3。

238、储集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天然气的相对渗透率是何种情形?( )

A.等于石油的有效相渗透率;

B.大于气的相对渗透率;

C.小于水的相对渗透率;

小于1。

239、用压汞法研究储集层孔隙结构时,排驱压力越大,该储集层物性是何种情形?( )

A.物性越好;

B.平均孔隙度越大;

C.孔隙结构越好;

孔隙结构越差。

240、储集层成岩后生变化中,哪种胶结方式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对最好?( )

A.搭桥式;

B.基底式;

C.薄膜式;

D.分散质点式。

241、溶解作用通常使石灰岩物性发生何种变化?( )

A.孔隙度增加;

B.孔隙度减小;

C.没有变化;

渗透率变小。

242、下面有关盖层的叙述哪个最有道理?( )

A.泥质岩总是盖层;

B.碳酸盐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C.碎屑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足够厚度泥质岩层多数情形下是盖层,但有些情况下不能成为盖层。

243、断层圈闭属于何种圈闭?( )

A.岩性圈闭;

B.不整合圈闭;

C.构造圈闭;

复合圈闭。

244、水动力—背斜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 )

A.岩性油气藏;

B.不整合油气藏;

C.构造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245、潜山型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 )

A.岩性油气藏;

B.不整合油气藏;

C.构造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246、水动力油气藏中油水界面的倾角与储集层中水的渗流速度存在何种关系?(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无关;

时而正比时而反比。

247、烃源岩发生温度增加时对排烃有什么影响?( )

A.不利于排烃;

B.有利于排烃;

C.无影响;

可能不利。

248、黏土矿物脱水对排烃有什么影响?( )

A.不利于排烃;

B.有利于排烃;

C.无影响;

可能不利。

249、石油的比重

250、组分组成

251、石油的灰分

252、石油的荧光性

253、天然气

254、

固态气水合物

255、煤成气

256、煤层气

257、油田水

258、油田水矿化度

259、效孔隙度

260、绝对渗透率

261、流体饱和度

262、砂岩体

263、排替压力

264、油气圈闭

265、裂缝性背斜圈闭

266、刺穿圈闭

267、地层圈闭(油气藏)

268、不整合圈闭(油气藏)

269、岩性圈闭(油气藏)

270、水动力油气藏

271、流体势

272、沉积有机质

273、生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

274、生油窗

275、有机质成熟度

276、氯仿沥青“A”

277、l 294、二级构造单元

295、三级构造

296、含油气系统

297、油气聚集带

298、油气田

299、地温梯度

300、地层压力

301、均—化温度

302、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

303、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304、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305、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306、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307、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储集体类型)及主要物性特征。

308、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碳酸盐岩储集层按储集空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其物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309、试述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影响因素的区别。

310、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311、论述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312、试述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313、试述地层油气藏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314、试述古潜山油气藏与基岩油气藏的异同点

315、简述凝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316、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317、论述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

318、论述异常高压产生的原因及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319、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有哪些?其相态演变方式。

320、解释油气初次运移的途径及方式。

321、简述度量l 329、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单元划分。

330、简述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

871、示功图

872、压裂

873、合层压裂

874、单层选压

875、油层破裂压力

876、污染井

877、完善井

878、超完善井

879、酸化井

880、吸水启动压力

881、驱动方式

882、注水强度

883、含水率

884、串槽

885、完钻井深

886、水泥返高

887、人工井底

888、水泥塞

889、流度

890、机械采油

891、表皮因子

892、油层中部深度

893、供油半径

推荐访问:石油 地质学 石油 试卷 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试卷(石油地质学)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