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时间:2021-11-03 09:14:52 来源:网友投稿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抢救,中毒,管理制度,措施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2、防止尘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气、毒物的泄露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则

1、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2、防止尘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气、毒物的泄露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监测和体检。

3、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计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通过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4、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指定计划,进行攻关,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停止生产。

5、企业内的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验收投运。

6、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内对尘毒危害的治理应指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二、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

1、工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一般情况下以进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皮肤进入,消化系统进入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2、为防止发生急性中毒,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根据我公司的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凡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都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其重点是抓好设备密闭和隔离操作二个主要方面。

3、加强巡回检查,对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4、定期给职工检查和定期测定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

三、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抢救

1、如不慎发生人身中毒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耽误。事故发现单位,要立即向公司领导和值班人员报告以便及时抢救。

2、要把中毒人员迅速抢救到安全通风地带,在抢救时。一定要注意抢救人员自己的安全,如有必要,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3、要及时查明原因,切断毒物,防止继续外泄。

4、消除掉残留毒物,尽快恢复生产。

5、中毒患者如衣服被有毒物质污染,要立即脱掉并将其身上的毒物擦洗干净,在这同时要注意保暖,以防患者受冷。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者,要迅速给予输氧。

6、人工呼吸法

(1)、人工呼吸适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脏仍跳动或刚停止跳动而有体温的患者。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应于中毒、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不受毒物或外伤的限制。

(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口张开,消除掉口腔内堵塞物,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将患者头部尽量后仰,头部不宜垫得过高,救护人员站在患者头部的右侧,用手掰开患者的嘴,深呼吸后紧贴患者的嘴吹气(可隔一层纱布),要使患者的胸部膨起,整个过程大约吹气二秒,停三秒,每分钟以14—16次为宜,救护人员吹气后要放松患者的嘴使其自动呼吸。人工呼吸要坚持进行,不可中断。

篇2:读书报告 急性胰腺炎

读书报告 急性胰腺炎 本文关键词:胰腺炎,报告,读书

读书报告 急性胰腺炎 本文简介: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2017级儿科规培医师向韵因为在血液儿科轮转期间,接触了数例急性胰腺炎。最近学习了急性胰腺炎的几个经典指南,有些收获,总结如下: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之一,据统计,美国每年有超过27万人因急性胰腺炎住院,医疗支出超过26亿美元,而其总体死亡率约为5%,因此给医疗卫生资

读书报告 急性胰腺炎 本文内容:

读书报告-急性胰腺炎

2017级儿科规培医师

向韵

因为在血液儿科轮转期间,接触了数例急性胰腺炎。最近学习了急性胰腺炎的几个经典指南,有些收获,总结如下:

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之一,据统计,美国每年有超过27万人因急性胰腺炎住院,医疗支出超过26亿美元,而其总体死亡率约为5%,因此给医疗卫生资源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饮酒与胆石症是其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急性胰腺炎的80%。其他少见病因包括:1.

高脂血症,通常情况下甘油三脂应大于1000mg/dl;2.

肿瘤;

3.

药物(如呋塞米、四环素、少数化疗药物等);4.

外伤;5.

ERCP术后;6.

遗传;7.

感染8.自发性等。

诊断标准(满足下面任意两个条件):

1.典型的腹痛症状(上腹、左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背部胸部或两侧)

2.淀粉酶或脂肪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三倍

3.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胰腺炎表现

一、

严重程度分级

根据最新指南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将AP严重度分为以下3级:

轻度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

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可自行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不能自行恢复)。有重症倾向的AP患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重度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须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不能自行恢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SAP病死率较高,为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

器官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参考改良的Marshall评分(其中某个系统评分大于等于2为器官功能衰竭)。如下图:

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标准(如下图):

1.轻度(mild):胰腺仅仅出现间质水肿样改变,没有局部或系统的并发症出现,80%左右的急性胰腺炎均为此类型。

2.中重度(moderately

severe):局部并发症(胰周积液、胰腺/胰周坏死、假性囊肿和厚壁性坏死等)或者一过性(48小时)的器官功能衰竭

二、AP临床表现特点

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常源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坏死胰腺组织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发热、黄疸者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体征方面,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Grey-Tumer征、Cullen征(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胁腹部皮狀呈暗灰蓝色,称Grey-Tumer征;可致脐周围皮肤青紫,称Cullen征)。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其他可有相应并发症所具有的体征。

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器官功能障碍/衰竭、SIRS、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胰性脑病等。

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积聚(APFC)、急性坏死物积聚(ANC)、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WON)和胰腺脓肿,其他局部并发症还包括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假性囊肿出血、脾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坏死性结肠炎等。局部并发症并非判断AP严重程度的依据。

三、辅助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强调血清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变化仅作参考。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h开始升高,48h开始下降,持续3~5d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但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相关性。血清淀粉酶持续增高要注意病情反复、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疑有结石或肿瘤、肾功能不全、高淀粉酶血症等。

要注意鉴别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增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h开始升高,持续7~10d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当血清淀粉酶活性已经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时,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有互补作用。同样,血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

2.血清标志物

①C反应蛋白(CRP):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评估与监测AP的严重性。发病72h后CRP>150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②动态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3.腹部超声:是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初期24~48小时的常规初筛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及胰内、胰周回声异常,同时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因常受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AP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当胰腺发生假性囊肿时,常用腹部超声诊断、随访及协助穿刺定位。

4.腹部CT:平扫有助于确定有无胰腺炎;增强CT一般应在起病5天后进行,有助于区分液体积聚和了解坏死的范围,旨在对胰腺炎程度进行分级。

四.治疗

早期治疗:

1.目标指导性补液:这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最最最重要的一步处理,通过补液可以在早期改善微循环状态,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及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一般说来,可以采用乳酸钠林格液或者生理盐水,但不推荐使用羟乙基淀粉(可能增加肾功能衰竭以及死亡率)。补液速度宜5-10ml/kg/h(但应注意患者是否本身合并心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补液目标是使心率0.5-1ml/kg/h,血细胞比容HCT在35%-44%之间。通常来说,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在2500-4000ml之间。

2.抗生素的使用

即便对于局部并发症如胰腺/胰周坏死来说,所有指南均不推荐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因为根据目前的十余个随机对照研究来看,并没有证据认为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降低患者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概率以及其死亡率。

3.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

多个随机对照实验表明,早期ERCP及括约肌切开并不会降低局部/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因此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进行性胆道梗阻(胆总管扩张,胆红素升高)或胆管炎的症状,不推荐早期使用ERCP进行治疗。此外,对于轻度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推荐早期进行胆囊切除术以避免胰腺炎复发。而对于坏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存在局部并发症),为避免继发感染,应推迟至急性炎症消退、积液吸收或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

4.营养支持

过去认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该禁饮、禁食,让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以避免对胰腺的进一步刺激。而目前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防止菌群异位,降低坏死性胰腺炎发生感染的概率。因此各大指南均推荐轻度急性胰腺炎尽早(24小时内)开始经口进食,如经口进食困难者可经肠内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

5.其他类型胰腺炎的处理

对于酒精性胰腺炎来说,入院后不仅需要接受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同时也要接受酒精戒断的治疗。而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概率约为2-4%,重度患者约为1/500。其中,胆总管直径以及胆红素正常是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其对于这类人群来说,预防往往比治疗更重要。下面的三种方式可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1)导丝引导下操作;(2)胰管支撑引流管;(3)直肠应用NSAIDs类药物,如吲哚美辛。

并发症的处理

1.腹腔室间隔综合症(ACS,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腹腔内高压(IAH,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胰腺炎症水肿、腹水、肠梗阻、腹壁顺应性下降等都是导致IAH的原因。其中ACS指的是腹腔内压力持续高于20mmHg同时伴有新发的器官功能衰竭,由此可见ACS是一种致命性的并发症。其治疗方式包括:(1)鼻胃管引流、肛管排气;(2)利尿剂治疗,同时防止过度补液(3)使用镇静镇痛药物降低腹壁张力,必要时进行神经肌肉阻滞。如果上述治疗方式无效,可考虑进行开腹减张。

2.胰腺/胰周坏死

通常情况下,胰腺/胰周无菌性坏死的处理同前,同时也不需要常规应用抗生素。

而对于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处理起来就不太一样了。

诊断:(1)有感染的表现——发热、白细胞升高;(2)CT提示胰腺、胰周坏死,坏死组织中可见游离气体;(3)FNA穿刺证实感染,但值得一提的是FNA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其结果仅作参考。治疗方式:首先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则应考虑进一步干预治疗。干预治疗主要遵循两个原则:1)延迟(delay):大量证据表明,早期干预将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多个指南推荐胰腺炎症状后4周,坏死组织形成包裹(wall-off)后进行干预效果最佳。2)逐级(step-up):从影像学引导下的引流(经皮腹膜后或内镜引流)逐渐过渡到内镜、腔镜或开腹下的坏死组织清除术。

结语:临床治疗中患者病情纷繁复杂,指南作为临床实践中的参考,为各种治疗策略指明了方向,而医生的扮演的角色就是个体化地、合理地、安全地、成功地执行这些策略。

篇3: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关键词:心衰,护理,患者,体会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简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急性左心衰起病快,死亡率较高,是心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如果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可较快得到缓解。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64例急性心力衰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救治及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措施总结报道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本文内容: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起病快,死亡率较高,是心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如果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可较快得到缓解。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64例急性心力衰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救治及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64例急性心力衰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0

例,女性患者24

例,患者年龄22~85

岁,平均年龄60.5岁。发病诱因为:体力活动过度或情绪激动14

例,输液过多或过快6

例,停用或不规则用药19

例,呼吸道感染21

例,心律失常4

例,诱因不明10例,基础疾病:冠心病39

例,急性心肌梗死8

例,高血压心脏病10

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尿毒症并发急性左心衰4

例。

1.2方法

立即给以患者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和电解质监测。高流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或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端坐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应用强心剂,脉推注西地兰0.2~0.4

mg,快速利尿,微量泵入硝酸甘油或者微量泵入硝普钠,静脉推注呋塞米20~40

mg;应用镇静剂吗啡5~10

mg

皮下注射;积极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2结果

经过救治49

例得到纠正,5例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心源性休克2

例,室颤1

例)。

3护理措施

3.1抢救护理

护理人员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物,备好呼吸机、除颤器,做好抢救准备。主动采取抢救、护理措施,常规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氧、心电监护等;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熟知药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及时配合医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2心理护理

急性心力衰起病急、发展快,犹豫严重的症状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患者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进而又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以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造成患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及机体缺氧状况加重,诱发急性左心衰的发

作[2-4]。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多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讲解疾病以及注意事项,鼓励家属多陪伴、安抚患者。尽可能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3.3基础护理

注意通风换气,限制探视人数,减少声、光刺激,温、湿度适宜,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急性发作时协助患者取坐位,双下肢下垂,背部垫以软枕,以减少同心血量,症状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缓解后左侧半卧位、右侧半卧位或半卧位相交替,注意避免褥疮的发生以及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防患者受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总之,用药护理

护士应严密观察,及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正确实施,护士应根据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精确计算静脉输入量,注意输液速度,根据患者反应及血压变化改变输入量,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单位时间内的输入速度[5-6]。给予急救药物,掌握常用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用药方法、用量、服药后的疗效观察,应用利尿剂后准确记录尿量,并防止电解质紊乱;吗啡抑制呼吸,应用后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洋地黄类最常见的中毒反应是出现新的心律失常;硝酸甘油应用时均应密切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应用洋地黄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发生洋地黄中毒[7-8],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并向医生反映,密切配合救治。

3.5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勿过饱,保持大便通畅,防便秘。应用利尿剂的患者应食用瘦肉、紫菜等一些含钾高的食物。

3.6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以掌握相关知识: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防止血压突然升高:患者家属协助翻身、排便、服药、进食等,帮助患者对自身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适当的活动量;同时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复诊。

推荐访问:抢救 中毒 管理制度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