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党委书记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研讨发言心得交流】

时间:2022-01-06 23:58:43 来源:网友投稿

   22 年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研讨发言心得交流 3 3 篇

  22 年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心得交换 3 篇

  春风和煦,春光明媚,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笼罩着春的气味,1 年 1 度的全国两会也随着春季的脚步,降临此地。近 3 名来自 5湖 4 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怀着“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理念聚集在此,共商国是。

  “寒随 1 夜去,春逐 5 更来”。22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党和人民的事业获得了不斐的成绩。回顾去年的成绩国内经济平衡,收支稳定,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各地改革顺利实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运行整体安稳,人都可安排收入得到实际提高,加大了社会保障跟贫困资助力度,大量改造了棚户区住房与农村危房。这也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是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跟人民同心同力,我们就有跨过任何艰巨险阻的勇气和排除万难披荆斩棘的气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22 年是新中国成立 71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这是新的开始,这次两会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决定着未来的欣荣。今年我们要贯彻实干精神,突动身展重点,深化改革战略,扎实稳定地做好每份工作。“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党的智慧是有限的,要集合人民的“声音”,群策群力更好地建设国家,各个代表委员要走进基层大众,锤炼良好风格,做“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真“英雄”。我们要在 22 年做到提高人民的收入,研发更多先进的科技,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保障并完善民生问题,

  加强污染防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大众,1 步 1 个脚印,1 天 1 个变化,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首创属于我们属于人民的新时期。

  22 年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心得交换

  要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多到田间地头、工厂企业、大众家中走 1走、看 1 看,详细了解本身的特点优势和短板不足,摸清贫困现状和致贫缘由,确保政策实施有的放矢。要重视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在“走出去”中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坚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认真审视本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可行有效的办法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到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效果。

  学习两会精神打赢脱贫攻坚站要学会俯下身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扶贫 1 线干部要把大众当亲人、把战场当考场,自觉践行动民主旨,切实帮助贫困大众解决实际困难。要深入大众身旁,用接地气的语言宣扬好党的政策,多给大众出实招、办实事,鼓励贫困大众自强自立,用勤劳和汗水创造幸福生活。要改进工作风格,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同大众干在 1 起、想在 1 处,求真务实展开结对帮扶工作,坚决杜绝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行动,避免堕入情势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

  学习两会精神打赢脱贫攻坚站要坚定理想信心。扶贫工作重在“精准施策”,贵在“锲而不舍”。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根据不同的致贫缘由和贫困程度进行综合斟酌,公道肯定“差异化”帮扶措施,不弄简单的“1 刀切”,避免“眉毛胡子 1 把抓”。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帮扶措施 1 经敲定,就要以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的恒心和意志,坚持不懈地加以履行,增强大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调和,避免出现“政策打架”、各自为政的现象,建立政府权威,保护政府形象。

  22 年党委书记在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心得交换

  22 年 5 月 21 日,13 届全国人大 3 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承载着百姓的寄托和希望,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齐聚 1 堂。

  作为 1 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关注着两会的进展情况,认真学习和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催人上进、振奋人心。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 219 年的伟大成绩,又提出了 22 年当国家在步入新时期后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就业、文化、教育、医疗、民族、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工作重点。

  作为 1 名财务工作者,在 22 年工作重点中给我印象最深入的是提出的全年减轻企业税收,此次实行的减税,范围更大,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下降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国家减税就是减收,为了给企业减负,国家要过紧日子了。政府要挖潜,我们也要把自己的作业做足。作为 1 名平凡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我 1 定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 1 步增强本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 1 到两会精神上,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在祖国建设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气力。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1

  同志们

  自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学习热潮、评论热潮、践行热潮”,全国各地都在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把***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日来,在按时听取各级宣讲辅导的同时,自己又原原本本地研读了全会公报,结合报纸和“学习强国”等媒介平台学习了大量的专家解读文章,感到受益匪浅、倍感鼓舞。下面,对标******提出的“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遵守和执行”的要求,结合自身学习体会,我从四个方面作一交流发言。

  一、全面理解“13个显著优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向东看”,希望探寻中国巨变的“发展哲学”,解开中国奇迹的“制度密码”。他们想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到底好在哪里、优越性体现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行得通、走得好?四中全会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本质属性到价值理念、从制度立场到制度目标的全方位立体画像,更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生动阐释。限于会议时间,我选取三个方面,与同志们作一交流。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践证明,坚持和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根本保证。

  首先,从新中国7年的发展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4年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来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7年斗转星移,4载沧海桑田。回望历史,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正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

  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6多亿元增长至218年的9多万亿元,21年超过日本稳居全球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一工业国、一大货物贸易国、一大外汇储备国。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上,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从1979年的2%上升至218年的约3%,成为最大贡献者。中国218年经济增量4万亿美元,相当于澳大利亚217年的经济总量。

  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经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亿人,到2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反观美国,美国3亿人,有4万贫困人口,相当于“7个人里就有1个穷人”,其中185万人属于“极度贫困”,还有53万人的生活状况,堪比“三世界的赤贫阶层”。

  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7年中,我们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队伍,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218年,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已跻身世界17位。

  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新中国7年的伟大发展成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既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深入研究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时代课题。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和责任体制,使其能够最广泛地凝聚广大党员和人民的意志和智慧,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转化为国家、社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形成西方国家政治形态难以企及的决策与执行高效互动模式。这也是当今中国日渐成熟的制度体系所内含的强大生命力所在。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高效织执行能力、有效的组织问责能力,将科学战略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全国一盘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显著优势,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能够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由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56个民族,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严峻,若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领导,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没有共同的根本利益与共同目标,则无法维护国家稳定、人民幸福,更加无从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正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这一显著优势,才使得中国有效避免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多方利益扯皮和政治博弈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才使得利国利民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实施。

  我们能够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党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16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倾情帮扶,覆盖全部18万个贫困村;

  64万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多万贫困人口受益,贫困发生率从212年底的12%下降至218年的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奇迹。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使得资源可以整合、力量可以集中。

  我们能够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高度一致基础上的大力支持。“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群众可能在某些具体利益上有隔阂、有冲突,但在根本利益上尤其是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这一根本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从青藏铁路到港珠澳跨海大桥,从“墨子”卫星到“嫦娥”四号奔月,从高铁、公路成网到C919大飞机,一个个通江达海的世纪工程、一个个迈向现代化的重点项目,正是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的生动体现。

  我们能够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因为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力支撑。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支柱。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济基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一套制度体系是否管用,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中国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因而具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社会发展才会有不竭动力。“枫桥经验”形成独特的矛盾调解机制,小岗村的“红手印”按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广东蛇口“杀出一条血路来”推开经济特区制度的大门……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不断激发蕴藏于人民的无穷力量,我们的制度才得以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我们的治理才得以实现自我革新的优化。

  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判断一种制度优劣,关键要看其为谁服务、为谁谋利。在社会保障方面,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等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截至218年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亿人、96亿人、39亿人、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为百姓工作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全体人民提供了稳定的安全预期。

  促进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通过积极扩大就业,促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1998年至25年期间,19多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十八大以来,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都在13万以上,今年1至9月为19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7%。反观美国,今年1月份失业率6%,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为期4天的通用汽车工人罢工刚刚于1月25日结束。

  二、准确把握“13个坚持和完善”,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

  (一)清醒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思危方能居安。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方面。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二,但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还有研究认为大国的崛起必须跨过三个“陷阱”,其中之一就是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196年的11个中等收入国家和经济体,最后只有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晋升为高收入国家和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虽是小概率事件,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与代价,安于现状,没有壮士断腕的精神是不行的。

  科技方面。科技是一生产力,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但是,在研发资金投入上,我国虽位于二,但不及美国一半;

  在研发强度上,虽已超过英国、接近法国,但距离美、日、德、韩仍有一定差距;

  在全职研究人员数量上,尽管在总量上已经超过美国,但中国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比重仅2,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

  在高等教育上,世界大学排名前1榜单中,排名前1的大学基本都来自美国和英国,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清华、北大仍在2名开外。总的来说,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正处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远远不够,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军事、安全领域高技术方面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民生方面。今年,李克强总理在部分地方减税降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政府过紧日子确保减税降费到位,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更好保障基本民生,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上的为民情怀,但也反映出我国在改善民生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难较多,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仅以养老服务为例,到218年末,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达49亿人,占总人口的19%,而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只有138万个,床位总数仅有743万张,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近千万,诸多“痛点”与“堵点”愈发凸显。

  从严治党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制定修改问责条例等11部党内法规,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

  提出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仅219年1至4月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599起,处理22517人,真正做到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提出反腐败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截至今年9月,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人,厅局级干部89余人,县处级干部3万人;

  启动天网、猎狐行动,追回外逃人员3543人,“百名红通人员”6人归案落网,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领域、一些环节,依然存在规矩不严、纪律不严、执行不严、监督不严的情况,仍然存在着腐败风险,而当前更需要关注和改变的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有的党员意识淡化,在党不言党、不忧党、不为党;

  有的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有的无视责任、不愿担当、不愿作为,撞钟过日子;

  有的“为官不为民”“廉而不勤”,亟需我们下重手锤治。

  (二)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我们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三)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必须立足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者感到,《决定》开启了中国之治新征程,是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宣言、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党是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的指路明灯。

  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关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讲,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产生灾难性后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党。新中国成立7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关键在执行党的领导制度。******强调,“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担负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之中,突出的正是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要按照《决定》的部署要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关键在抓好领导的带头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掌握《决定》内容,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带头落实《决定》,带头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保证制度运行。带动党员和群众共同营造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浓厚氛围。带头加强对贯彻落实《决定》的监督检查,督促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带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担当作为,齐心协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3

  1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国家富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人们所向往生活的时代。而现在的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盛世,从新中国成立到伟大祖国7年的华诞,我们从百年前一个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弱小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科技,经济名列世界前茅,国际地位日益重要的东方大国,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以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7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论是经济发展一枝独秀的“中国奇迹”,还是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之治”,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推动、保障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依据,这已由历史和实践所证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既旗帜鲜明地宣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决心与坚强意志,向中国社会乃至世界传递明确的政治信号,又与时俱进地把中国共产党建党9多年来、新中国成立7年来做得对、做得好的经验、办法、举措凝结为制度,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年党委书记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研讨发言心得交流

推荐访问:交流 会上 党委书记 研讨 年党委书记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研讨发言心得交流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