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个人发言

时间:2022-05-28 17: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个人发言,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个人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根据今天学习会的安排,下面,我结合个人自学及集中学习体会,重点围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谈几点浅显的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总体体会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可以说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一次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开创性的重要会议。本次大会在两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大会取得了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即全面系统总结了***生态文明思想。这是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军思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后,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本次大会系统全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体系、任务和要求,对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大会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判断.正如******在大会讲话中强调的那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全党全国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正发生一场深刻变革。纵览历史,从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中国经历着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变革.

二、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跟农村或者农村工作都结下过不解之缘,在自己的心中也有过那么一个愿望,即在农村有栋房、房前有块田、房后有片林、房旁有亩地,在闲暇之时过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可能有的愿望已经部分实现了,有的正在努力着。作为农村孩子的我也这样的愿望,同时我也有很多疑虑,农村还是那个农村吗?农村我们还回得去吗?

(一)农村还是那个农村吗?

农村作为原生自然环境与城市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生态区域,作为处于城市化边缘的次生自然地域,具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自然生态与生态文化环境.一方面,其在生态学上具有边缘效应,是维持城市与大自然平衡的重要缓冲地带,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也极具脆弱性.另一方面,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内涵,包括农耕文

化、民俗文化等,是在现有城镇化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最好保留。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同时农业面源污染、耕地撂荒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农村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人民群众对环境的焦虑和不满也越来越突出。一篇新闻报道曾对农村水环境进行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如今,我的母亲河满目疮痍,流淌的不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我的眼泪!”

(二)农村我们还回得去吗?

农村已不是曾经的农村,但“回家”的路还在,“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需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修筑.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上,其实我国的浙江安吉以及日本都曾有过非常成功的经验。在这里我主要想同各位领导、同事分享一下日本的“里山模式”.“里山"在日语中是指村落周围山林及其环境的总称。20 世纪50 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与科技的起飞、自由贸易的发展,村落的生活型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农业失去了经济竞争力。20 世纪70 年代后日本耕地撂荒大量增加,再加上城市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使里山这类农村景观快速地消失和劣化.20 世纪90 年代在日本学者的呼吁和社会团体的努力下,日本政府相关部门开始重视里山资源活用、农村复兴等议题,并考虑到各地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就政策、规划、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随着措施的落实,日本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良好的改善,并被归纳为“里山模式”作为成功案例在联合国宣传推广。

“里山模式”倡导在人类适度干扰下,当地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范围内得到循环利用,当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得到传承,从而实现农村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里山模式”中科学有价值的成分十分有必要.

一是在农村发展上,可借鉴“里山模式”,通过适度地干扰促进农村发展。一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有机农业、乡村生态旅游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创造农村经济发展机会,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另一方面,本着“生态建设”的理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修复农村景观的自然性和生态完整性,构建农村绿色屏障体系。

二是在自然和文化保护上,可借鉴“里山模式”,逐步加大对农村自然和文化的双重保护力度。一方面,在保护河流、湖泊、古树名木等农村典型景观,以及挖掘和传承传统工艺、民风民俗等地域文化前提下,不断挖掘农业农村新价值,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内力。另一方面,借助环保政策、生态补偿制度等外力,特别是建立健全

从退耕还林还湿、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到具体田块的生态耕作激励补贴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

三是在全社会参与上,可借鉴“里山模式”,积极挖掘农村自身潜力和寻求社会广泛支持。一方面,可通过弘扬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农户+企业”种养殖模式,将现代技术、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注入农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定制农业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文明建设 生态 发言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