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范例推荐)

时间:2023-04-17 15:20:31 来源:网友投稿

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在校内劳动中抓实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匡州县彩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经验【案例背景】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在校内劳动中抓实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匡州县彩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经验

  【案例背景】

  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组织校外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二、进入新时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经济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父母对孩子的优质教育更为关注,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但由于家长对孩子良好培养意识陷入误区,盲目跟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重智育而轻劳动教育,只关注孩子读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或艺术特长的培养,不注重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参加劳动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难以养成勤劳的美德。更有甚者,部分“4+2+1”模式家庭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本应有的劳动也由家长一手包办,片面地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享受好就是爱,导致很多学生在家里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其结果,孩子的身体不仅得不到锻炼,智力也发展的不够好,良好品德难以形成。

  【案例由来】

  目前,匡州县彩云小学为匡州县县域内办学体量最大的一所小

  学,学校占地面积近50亩,校内建筑面积7128㎡,绿化面积13759㎡,运动场地面积10876㎡,在校学生1568人,学生群体及年龄跨度较大,而学校无专门卫生保洁人员,所有校园卫生工作均需由学生落实完成。加之,学校建校来在县域内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办学质量,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窗口示范学校,经常迎接来自各级的检查考察、参观调研及交流学习,承担各级别各类型的教研或其他活动,故对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学校在校园卫生工作方面较为重视,注重加强对学生校内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增长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塑造勤劳的美德。

  匡州县彩云小学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绿树成荫,校风笃实,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然而,除教室与办公室外,寻遍校园每一个角落,无一个垃圾箱摆设,无任何垃圾遗落,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人。这与学校注重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地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的在这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案例描述】

  一、落实课程,健全机制,规范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校内劳动教育,抓实在校内劳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打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为此,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卫生工作教师为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全面卫生工作的制度建设及组织实施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定期不定期督查课程落实情况,限时整改。

  同时,立足开展好劳动教育课,拓展至班队课、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果实,懂得每天吃的粮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学习用的文具等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使学生确立劳动光荣的思想,营造“人人热爱劳动,人人参与劳动”的范围。

  二、明确重点,攻坚克难,抓实学校卫生工作。

  由于学校刚建校不久,学校的一切工作包括卫生工作也是从头开始,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卫生工作困难重重。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卫生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学校重点从以下方面抓实、抓好卫生管理工作:

  (一)个人卫生抓养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强化养成训练,开展“文明形象比比看”活动培养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手、勤理发的习惯;通过开展文明卫生流动红旗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守纪的习惯等等。

  (二)公共卫生抓落实,确保全校师生在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工作学习。

  第一,合理划分清洁区,责任到班。新学期开始,根据每个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精心划分清洁区,确保不留死角、责任到位,保证一开学就有优雅的校园环境。

  第二,组建队伍,认清职责。由少队部对卫生工作负总责,卫生检查每个人合理分工,学生分工情况如下:每层教学楼男女各一名检查;综合楼每层各一名检查;每架楼梯各一名检查等。

  第三,校园卫生坚持每天只要脏就有学生进行保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抽查相结合。卫生负责教师每天至少抽查一次,校长不定期、随机抽查校园环境卫生情况,对检查结果作监督、反馈,并适时公布。

  三、通过集体劳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学生其实对劳动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对他们进行劳动的启发教育。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具体责任人,引导和教会学生怎样科学、合理、高效劳动,在集体劳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技能,如,要求学生在保洁教室、清洁区、卫生间时,一定要遵循先扫、再抹、最后拖的顺序来进行。尤其拖的时候一定不能用水淋淋的拖把,同时拖把也一定要清洗干净。要求学生看到自己班分管的区域有垃圾、有污迹时,就一定要主动找一个恰当合适的时间去扫、抹、拖;擦窗户用稍湿润的抹布从中间向四周展开擦,再用干抹布擦等。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后,将学生分组,把清洁区域范围划片包干,组长示范,其他同学学习模仿,并提出好的建议。学校持续开展“美丽银冠”行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对劳动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某班的劳动结果即使不令人满意,也不随便否定,要求班主任善意地帮助学生分析不足的原因,和他们一起完成劳动任务,帮助他们获得劳动成功的快乐,提升学生的劳动兴趣,保护好学生的劳动热情。

  同时,学校提倡科学合理劳动,严格控制学生集体劳动时间,并注意劳动强度,否则,学生会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失去劳动兴趣,产生消极影响,提倡高效劳动,学生劳动积极性很高。

  四、加大宣传力度,家校共育,和家庭一起培养学生的劳动自觉性。

  注重对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进行宣传,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将学生在学校中养成的良好习惯辐射至家庭。学校每周一中午1:30由上周的值周老师针对本周学生参加集体劳动情况作总结;二是利用周评表每天一公示各班得分情

  况;尤其是校长亲自不定时抽查后所存在的问题和好的方面及时的通过校园广播进行讲解说明等等,多措并举,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

  学生劳动自觉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影响,如果父母勤劳,辛辛苦苦地干活,必然促使孩子们自觉地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劳动的任务。学校教育孩子要体贴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家长会或其他渠道,要求家长让孩子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完成任务的检查,养成劳动的自觉性。学生在父母的引导带领下,逐步养成劳动意识。

  【案例反思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劳动的成果上,更体现在劳动的过程中。在学校教育中科学合理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劳动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增强才干,同时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净化了他们的心灵,美化了他们的生活。

  今后,学校还要适时地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公益劳动,坚持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更要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和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同过劳动教育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推荐访问: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中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劳动教育 中小学 案例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