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驻村干部讲话稿

时间:2022-06-19 17:1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任驻村干部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新任驻村干部讲话稿

新任驻村干部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有关精神,认真总结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和成效,扎实做好下一阶段全县农村精准扶贫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客观总结扶贫开发工作成绩

201x年12月,我县成功列入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全县上下抢抓“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大政策机遇,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扶贫开发合力增强。每年的县委全会、县人大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农村工作会等大型会议,都做到了逢会必讲扶贫工作。xx新闻、xx网站、《xx工作》、电信、移动、村村响都开通了扶贫工作的专项报道和短信,及时宣传了扶贫工作的成效和典型,做到了报纸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网络有言。县、乡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扶贫工作相关措施。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各乡镇(街道)配备了扶贫工作专干,做到了驻村帮扶工作到村、

到户、到项目。尤其是201x年,16位市级领导和16位县级领导驻村帮扶到16个国扶村,县直44个单位党组织与全县44个省扶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帮扶资金达到4700多万元,实现了60个贫困村帮扶全覆盖,形成了全县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二)扶贫项目顺利实施。201x年至201x年,全县共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6亿元,其中中央扶贫资金9465万元,省级扶贫资金1096万元;投入实施了基础设施项目242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5610万元、雨露计划素质教育项目746万元、扶贫贷款贴息项目746万元、以工代赈等其他扶贫项目1051万元,分别占总投入的23%、53%、7%、7%、10%。帮助贫困村修建村级道路81条176.5公里,解决了7.44万当地群众行路难问题;修建山塘44座,灌溉水渠47处5.62千米,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64万亩;新修或改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9个、村级卫生室11个;帮助贫困村发展油茶4.5万亩、楠竹5.6万亩、黄牛286条、生猪4200头,家禽5.4万羽;同时,大力实施了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举办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7期,扶持了应届初中毕业生职业学历教育560名。扶贫项目的实施,覆盖了千家万户,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提高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扶贫对象收入递增。近年来,我县对60个贫困村(其中国定贫困村16个,省定贫困村44个)实施了开发式扶贫,辐射面上村160个,实施扶贫开发项目495个,受益贫困人口9.95万人。通过扶贫开发,全县贫困人口由201x年的11.18万人减少到20**年的7.091万人,4.089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0**年的21.9%降低到20**年的12.4%,降低了9.5个百分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 年的1450元增加到20**年的2680元,增加1230元。项目实施村大多数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群众出行、就医、就学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扶贫机制不断创新。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投入”的精准扶贫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科学实施,着重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广大贫困农户成为扶贫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充分调动广大贫困农户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12.5万亩,新培育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12家,组织技术培训4.6万人次,选送农村科技骨干进修820人次,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广大干部的帮扶意识还需要提升,扶贫开发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深入,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依然存在,精准扶贫的措施还急需完善,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妥善解决。

二、准确把握农村精准扶贫暨驻村帮扶工作重点

根据《全面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茶发[20**]8号)文件,我县以到201x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连续三年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和驻村帮扶工作,确保到201x年底,全县所有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且有稳定收入来源,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重点从夯实公共服务平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对象整体素质、推行村务公开、实施幸福安居工程、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实施就业培训工程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10个方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要加快项目争取。准确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投向,用足用活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政策,大力实施基础设施

建设、特色产业增收、生态环境建设、能力素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微型金融服务等“六大扶贫攻坚行动”,加大扶贫项目的储备、申报和落地力度。要加快项目整合。在不改变专项资金性质、用途和渠道的前提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将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发展扶贫产业,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统筹安排、协调投入、规范管理的机制。从201x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整合部门资金不少于4000万元(每个村安排30万元),重点用于80个贫困村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优先列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今年,整合财政、发改、交通、住建、农业、水利、林业、人社、卫生、教育、扶贫、民政等部门资金20**万元用于农村幸福安居工程,完成400户改造任务。要加快项目推进。建立“人人负责、层层落实、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都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把是否建成项目作为检验干部务实作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化问责追责,切实提高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着力加强扶贫产业培育,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出产业扶贫,强化造血功能。要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采取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的方式,因地制宜选择一批有特色、市场前景好、能辐

射贫困户的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加以培植和扶持,大力发展种植“一叶两茶”、楠竹、xx三宝、xx黄牛等特色产业。要注重示范带动,培育专业大户和示范户,依靠大户的技术和经验,影响和带动其他村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20**年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降低贫困发生率3.71个百分点。突出科技扶贫,提高发展能力。各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切实把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和素质技能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通过送书籍资料、召开座谈会、开办培训班、手把手传授技能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对帮扶村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逐户进行调查摸底,普遍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和创业培训,认真制定培训计划,逐人落实培训措施,切实增强就业技能。突出劳务扶贫,拓宽增收渠道。要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列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对每名返乡农民工建立家庭情况、技能特长、培训意愿、择业要求等信息档案,分类引导,有针对性地扶助他们就业、创业。要积极鼓励和组织引导贫困村民外出打工创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创业,不断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村民持续增收。

(三)着力抓好扶贫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严格使用范围。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是培育壮大茶叶、油茶、烤烟、牲猪、食用菌、红薯、黄牛、楠竹等特色优势产

业;鼓励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乡村旅游业以及使用农业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农户缓解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支持建立县级农户自立服务社以及对扶贫贷款实行贴息等。要规范资金审批。要遵循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大力推行民办公助方式实施财政扶贫项目。所有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需经财政、扶贫两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按相关程序拨付;其中用于贫困村小型公益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额度在3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需进行公开招投标和项目评审。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报备方案和审核批准结果要在县扶贫开发网上予以公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监督管理。各驻村帮扶工作队要按有关制度规定,严格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凡是以扶贫村名义从各个渠道、各个层次筹集到的扶贫资金,开支时一律要实行村委会和工作组两支笔审批。扶贫资金必须设立专门账户,对来源、数额、使用和流动情况要及时公开,让老百姓清楚明白。县审计、督查、财政、扶贫、经管等部门要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等工作。乡镇财政所和乡镇会计代理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挤占、挪用、截留、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四)着力加快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推进民主管理。要帮助驻点村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要通过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要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群众的决策权;要加大民主理财的力度,完善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要培育文明乡风。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切实加强驻点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组建文艺表演队、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体性文体事务组织,开展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和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促进农村稳定。要建立健全对特困群众的帮扶和救助制度,通过直接救助、生产扶持、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要广泛开展千名干部驻基层“听民声、解民忧”活动,认真调处驻点村的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五)着力强化驻村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要搞好协调服务。扶贫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搞好调查研究、督查指导和协调服务,要不断研究和解决扶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定期不定期对驻村帮扶重视情况、单位开展帮扶情况、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帮扶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困难群众得到实惠情况等进行督促检

查。对责任人重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及时通报表扬和宣传报道;对责任人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扶贫领导小组进行意见反馈,限期整改,要将驻村帮扶成效作为联村单位文明考核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狠抓工作落实。各驻村帮扶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规定,研究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各单位每年至少要拿出1万元以上资金为驻点村建设1个基础设施项目,发展1个产业项目、结对帮扶6户以上特困群众。各单位“一把手”作为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年到驻点村指导扶贫工作不得少于2次,住村时间不得少于3个晚上,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各单位要发挥后盾保障作用,对工作队员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生活上给予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工作队员一心一意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要严明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是扶贫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一言一行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县委、县政府的形象。驻村工作队员平均每月到点不少于2次,全年驻点时间不少于20天;不搞特殊,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严格财务制度,不搞有损形象的娱乐活动,引领驻点村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不收受或低价购买土特产品,在村里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有序推进农村精准扶贫暨驻村帮扶工作

县委、县政府对农村精准扶贫暨驻村帮扶工作已作了全面部署。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按照总体部署,顺应广大群众的新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开创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严格责任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各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要深入调研指导,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各单位要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选派和管理,全面落实驻村帮扶工作责任。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做好驻村干部的联络、协调和服务工作,按照“一户一册、一户一个减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的要求,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掌握工作动态,解决具体问题,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

(二)强化保障机制。各部门要完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加大扶贫工作支持力度,拿出真金白银,落实到农民脱贫致富的点子上。要实行扶贫开发工作与评先评优、效能考核、干部使用“三挂钩”制度,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力、工作滞后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实行问责。要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办法,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的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机制,杜绝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等

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资金规范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建设,充实工作队伍,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扶贫干部队伍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作风硬、业务强、素质高、品质优的扶贫干部队伍。

(三)注重宣传推介。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要建立健全公告公示制度,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增强企业和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扶贫事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农村精准扶贫暨驻村帮扶工作既是一件光荣的事业,又是一项艰苦的任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为加快推进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驻村领导到村讲话 村干部 讲话稿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