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范文网>范文大全 > 诗歌 >

诗歌鉴赏复习方案

时间:2021-10-11 16:39:18 来源:网友投稿

诗歌鉴赏复习方案 本文关键词:鉴赏,诗歌,复习,方案

诗歌鉴赏复习方案 本文简介:“诗歌鉴赏“复习方案一.近年来考题变化及走向分析诗歌鉴赏是对语文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其能力层级为E。自2002年起,其题型由客观变为主观,测试内容逐年丰富,测试形式逐年多样,分值由6分增加到2005年的8分,充分重视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趋势与导向作用。2005年《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在原来的鉴赏“

诗歌鉴赏复习方案 本文内容:

“诗歌鉴赏“复习方案

一.近年来考题变化及走向分析

诗歌鉴赏是对语文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其能力层级为E。自2002年起,其题型由客观变为主观,测试内容逐年丰富,测试形式逐年多样,分值由6分增加到2005年的8分,充分重视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趋势与导向作用。2005年《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在原来的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增加了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前者是鉴赏诗歌的“形”,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后者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神”寓于“形”,这表明对诗歌鉴赏的考查难度将有所增加。从2005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来看,“形”、“神”综合的检测角度将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

二.考场容易失分现象及解决方案

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解答常出现以下几种失分现象:

1.拙于把握意境、基调,造成曲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忽视利用附加信息,如诗题、注释等来解读诗歌,造成误解诗意而答非所问;

3.缺乏鉴赏用语,如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术语的积累,造成辞不达意。

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为避免上述失分现象的出现,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积累必要的鉴赏术语。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抒情方式,清新、淡雅、明丽、含蓄、沉郁、豪放等诗歌风格。

2.善抓“题眼”、“诗眼”及作者、注释等辅助信息。从标题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即“题眼”,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诗眼是诗歌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一词。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就能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等。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而诗人又往往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3.应从形象(意象)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和基调,进而把握诗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诗歌描写的形象往往有“冷”、“热”之分,我们可以从这“冷”、“热”中,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蕴。

另外,要注意将思考的结果准确、规范的表达出来。参透所给的诗歌固然至关重要,但将思考的结果用文字表现出来更不用忽视。一般说来答题时要注意力求作到以下几点:紧扣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问表现手法就回答表现手法,问主题就答主题,严格按要求去做,答案尽量具体,忌泛泛而谈。要点要全。高考阅卷一般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推敲用语。力求表达流畅,用语(特别是常用鉴赏术语)要准确。

三.考场易错题解读

专题一

形象和语言

例4-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广东卷)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考点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含。就诗歌而言,“形象”主要指诗中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象,就是要分析、玩味其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本题即据此设问。

【错解及原因】解答的失误主要表现在理解“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时局限于其字面意义,不善于将意象与诗歌的整体基调和意境结合起来思考。就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意象”是诗歌借以表达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二是没能扣住诗中“思归”、“同孤”、“心犹壮”等信息来揣摩意象含义,三是忽视了题干中“情景交融”的提示信息。

【点拨与解答】本题是鉴赏诗歌的形象。首联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一腐儒”之前冠以“乾坤”二字,于“自鄙”中透露“自负”,含有“乾坤”之内心,忧社稷的腐儒能有几人无怨愤不平之志。颔联紧扣首联表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以云、月的皎洁喻自己的忠心,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颈联咏怀,“落日”喻己,“秋风”写景,表现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尾联用典,自比“老马”,呼唤用老马的“智”,抒发老当益壮报国思用的情怀。

解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即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落,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跟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烛照的冷清(或孤独)意境。

【迁移与拓展】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题为“早梅”,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早”字?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诗人写此诗时68岁。两年前以“嘲弄风月”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山阴(今绍兴)故居。

这首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小令,完成后面题目。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首小令18个字,全是名词。这种写法还有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境。试做分析。

【参考答案】

1.“暖独回”“一枝开”写出了梅开之早,尤其是“一枝”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之不寻常。

2.诗人是一个年近古稀、僵卧在床但仍满怀雄心要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

3.18个字,9个名词,9种景物,特定的定语与与特定的名词衔接,就构成了一系列意象,所表现的便不是客现的景,而是人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

例4-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高考全国卷)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考点解读】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鉴赏,着眼于“诗眼”的赏析和动词的锤炼。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错解及原因】从当年考生的解答情况看,除极个别考生把诗眼当作“泉”“日”外,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正确地找出“咽”“冷”;然而,在回答“为什么”时就五花八门了。例如:

①因为这首诗是作者在寺院里所作,这两个字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当时的意境。

②这两个字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诗中有画,传神地写出当时的美景。

③全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图,引人入境,通过描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清松”,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情。

以上三例,犯了一个共同的毛病——缺乏具体分析。

有的考生对诗意理解错误。如:

④泉声怎么会哭(咽)呢?太阳怎么会冷呢?这是作者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空有一身本领而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

⑤泉声、日色象征不生杂念,清心寡欲,危石、青松象征着世俗欲念;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受世俗观念制约,而愿修生养性,感受美好的自然。

微言大义,随意引申,或者对诗人王维的晚年思想不了解,造成了以上不正确的解读。

【点拨与解答】这道题从炼字角度出发,准度适中,又可以包孕意境、文字以及诗言志三个角度考查学生,是一道可以列为经典的考题。本题能找出“咽”与“冷”是诗眼并不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鉴赏”。本题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使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思考至此,答案可表述为“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迁移与拓展】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后两句中“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是一首写惜别之情的诗,一、二句中的“无情”、“笑不成”如何理解?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3)题。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泰。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落扫恐行人”中的“行人”指什么?

(2)诗中的“寒水”、“旷野”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关键就在“不系船”三个宇,以下诗句全从这三个宇生出。诗的最后两句回答了“不系船”的原因,通过“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一放一收,就把意思更推进了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诗人没有刻画幽谧恬静的自然环境,然而钓者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却跃然纸上。

2.“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写出了惨然相视、默然无语、难分难舍的情态。

3.(1)指暮过山村的诗人。(2)突出山村的凄冷景象,为后文的“行人”惶恐制造气氛。(3)内心感到温暖与亲切,由先前的惊惧转而产生欢欣喜悦的感情,说明诗人的情绪有了变化,使诗歌显得有波澜。

【归纳与小结】诗歌形象的鉴赏主要着眼于意象的理解。意象是诗歌所描写的客观物象,以及借此而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由多组意象组合就营造出诗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意境。因此,对诗歌意象的鉴赏应从诗歌的基调和意境的感知入手;同时要善于利用诗歌中的关键信息及题干中的答题指向信息来理解诗歌。

理解、评价、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分析一般包含遣词造句、语句含义、韵律格式、语体色彩等)要特别注意对诗词中“诗眼”的分析:①对词义的理解,在把握基本义的基础上,挖掘它的深层义;②对词语的体味,从情感上、意境上品味;③对语言风格的鉴赏,如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④对修辞手法的分析,着眼于表达效果。

专题二

表达技巧

例4-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重庆卷)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考点解读】本题有三问:第一问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二问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第三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其中第三问涉及诗歌的抒情方式。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接抒情等。

【错解及原因】解答第三问,考生常犯的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把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混为一谈。当然,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

【点拨与解答】本题是很明显的借景抒情,找出描写的景物,简要分析即可。在具体答题时,应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

【迁移与拓展】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表达技巧,你最欣赏的是什么?请作简单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二)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注]波纹迎客掉。绿杨烟外晓寒轻,虹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毂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2.巧用对比手法,词的上阑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毫木慌乱,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3.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毂;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层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归纳与小结】表达技巧,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因此,正确解答这类鉴赏题,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思考时一般应借助下列表现手法进行: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正衬和反衬)、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虚实等。

专题三

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

例4-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考点解读】本题考查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此题属于第一个方面。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评价等。【错解及原因】从当年考生解答此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题得分率不高,考生答题的问题较多。一是局限于个别句子的理解,未能从整首诗着眼,所作的分析不够全面;二是只抄录原句,未作分析就得出了结论,诗句与结论之间缺少必然联系;三是强词夺理,如有考生答“因为作者是游子,所以这首诗是表现游子思归乡的主旨”,逻辑思维过于幼稚简单;四是常识错误,如有考生就犯了“唐人唱元曲”的笑话——诗作用了张生与莺莺“长亭送别”的典故。

【点拨与解答】解答此题,整体把握词意是前提。从“长亭更短亭”句中可知全词表现一种思念之愁,在这种愁苦心情的作用下,一切都蒙上了孤苦、寂寥的色彩,“山”是“寒山”,“碧”也是伤心的。那种等人不来,望人不见的心情在一个“空”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注意整体把握词意,之后分析具体词语所传达的情感和扣住题干所透视的解答指令信息的提领进行定向赏析。

解答: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于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乡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迁移与拓展】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2.阅读这下面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高考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2.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3.“折柳”这首曲子愚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归纳与小结】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特殊意象的象征意义,如上题中“长亭”“短亭”的“思别”之意;三是要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如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怀乡思亲、仕途失意、田园悠闲、隐居闲适等。

篇2: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 本文关键词:古诗词,归纳,鉴赏,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 本文简介: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 本文内容: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

一、

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

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

二、

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鉴赏羁旅行役诗,要注意分析以下几种状况:

1、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

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三、

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四、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

五、闲适隐逸诗

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也有不少独得之作。首先,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诗中的表现多为悠闲、详和。

其次,这些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第三,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

六、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七、即景抒怀诗

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再次,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

即景抒怀诗,往往是偶有所见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定特定的场合一挥而就的,不像许多诗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诗作,诗人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示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八、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1、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

2、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

3、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小结

从1988年语文高考首次出现诗词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问题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10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

4、材料丰富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2、揭示问题产生问

5、形象丰满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3、观点具有启发作

6、意境深远

9、文句有意蕴

12、有个性特征

3

篇3: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本文关键词:古琴,心得体会,鉴赏,艺术

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本文简介: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在凡事讲求迅捷便利的今日社会,面临在文化层面的冲击与日俱增;当人们期待能放慢脚步,寻求身心各面的调和,怡情养性、休养生息……似乎越来越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工商社会的繁忙与竞争压力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忘记曾经拥有的文化传承,更不清楚将如何面对未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不

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本文内容:

古琴艺术鉴赏心得体会

在凡事讲求迅捷便利的今日社会,面临在文化层面的冲击与日俱增;当人们期待能放慢脚步,寻求身心各面的调和,怡情养性、休养生息……似乎越来越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工商社会的繁忙与竞争压力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忘记曾经拥有的文化传承,更不清楚将如何面对未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瑰宝,并赋予人们许多处世的哲学与智慧。逐渐被人遗忘的“古琴”就具有这样的功用。它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修身养性的必修之乐器。嵇康在《琴赋》中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礼记·曲礼下》),“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心也”(《左传·昭公元年》)

,可见“琴”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五千年来,承继儒、道两家的思想,形成极具特色的历史、生活与文化内涵。中国的“古琴”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将以“古琴”为例,说明在久远文化的传承中,“古琴”所具备的深远内涵,藉以明了其中蕴含的修身养性之道,并从中体会“清、微、澹、远”的意境,及面对生命的智慧。谈到古琴,往往相映引出对于“琴德”与“琴道”之探究。中国的“古琴”除了演奏外,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义。本文试以古琴的“琴德”、以及琴道美学,来探讨一个社会应具备的文化内涵。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弹弦乐器。古琴艺术在历史上很长时期是有知识的人的必修课之一。历代积累的琴学著作,与琴相关的民间传说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琴曲作品和演奏方法代代均有传承与发展。这为古琴的传承与教学积淀了相当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但随之也使古琴身上附加一些消极甚至玄学的东西,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是对古琴的文化功用、社会功用缺少正确的认知。一方面,很多人琴筝部分,对古琴缺乏基本的了解,刚开始我也是这样的,以为古琴就是向古筝一样的一种存在。另一方面,也有人把古琴人为的神秘化,片面宣扬古琴的高深,难学。因此,在当代如何更好的普及古琴知识、发展古琴教学,使这门古老的艺术为现代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值得深思和进行尝试的。

古琴,刚开始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所想到的是像古筝那样多的弦的乐器,抱着学习试试的心态,我选修了古琴艺术鉴赏。当我看到古琴的时候,它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弹好琴,识谱是基础,同时要对常用的各种指法了如指掌,能够运用自如。根据琴谱掌握所学琴曲的全部指法,能够从头到尾弹下来,这是具体学习琴曲的第一步。然后就要体会琴曲的节奏,以助于清楚地表达琴曲中的含意。当老师开始教我们学习指法的时候,我觉得很新奇,很认真的学习着,我发现很难,因为指法比较重要,所以对应的也就更加的严格。渐渐地我们可以学习弹奏了,我们学习的是《秋风词》这首,而我在弹奏第一行的时候就发现想要流畅得把一整首弹下来是非常困难的,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和能够快速反应出下一个指法你该如何演奏。但是我觉得很快乐,即使学习的过程中手指会有点痛。

在学习过程中,学校也为我们举办了很多的古琴的公益讲座,举办古琴的公益演出,使我们学习到古琴知识。感受到古琴的无穷魅力。虽然我只学习了短短一个学期,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今后我会努力学习更多的关于古琴的知识和技艺。

1313字。

共3页。

海峡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李绵绵

3126108111

推荐访问:鉴赏 诗歌 复习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