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范文网>心得体会 >

四史学习以史为鉴心得体会发言

时间:2022-05-08 14:4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史学习以史为鉴心得体会发言(DOCX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四史学习以史为鉴心得体会发言(DOCX完整版)

四史学习以史为鉴心得体会发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典出《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代谏臣魏徵病故后,唐太宗在哀痛之余对朝臣的感叹之言。

后来,欧阳修等人所编《新唐书》对此略有修改:“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意即对照铜镜可以整理好衣帽,借鉴历史能够预知世代兴衰,听取他人教训才能明了自身得失对错。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古老国家,中华民族很自然会形成记录和反思历史的传统,或者说正是因为善于借鉴历史经验才能成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延续。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结和历史意识,不仅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形成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而且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反思经验教训,形成历史反思的文化传统。

“以史为鉴”的意识,早在《尚书》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时就出现了,《诗经·大雅·荡》则明确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此后,这一思想沉淀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具体来说,“以史为鉴知兴替”蕴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务实精神。以史为鉴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借鉴,要解决的也是真实的现实问题,它针对的是理论教条和抽象空谈。明清二朝更替之际,儒家学者在震惊之余做出深刻反

思,意识到理学不务实际、空谈心性致使明朝衰败灭亡。空谈误国,古今皆然,因此学术要“经世致用”。这即清代实学之用意。真正的学术应源于生活并助推生活,因此章学诚主张“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学所以能够经世乃在于其“非空言著述也”,而是“切合当时人事”。清代实学“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表明,可为世人明鉴的历史一定是修己安人、治国安邦的务实之学。后人以史为鉴更要避免教条僵化和高谈宏论,而应以务实精神应对现实问题。

二是忧患意识。“以史为鉴”首先强调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换言之,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功成名就之时更要防患于未然。对于国家而言,太平盛世并不必然长存,越处盛世越要警惕潜在危机。这即孟子所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三是未来指向。“以史为鉴”意味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大势。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态度。《论语·为政》言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答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明了兴替损益的规律,甚至可以放眼百世之久。这即言读史可使人明智,鉴往可预知未来。但预知未来并非目的,未来的意义在于当下。既然历史规律已经提示社会走向,人可以应然视角反思社会走向和当下利弊。这就使未来视角具有了批判现实的意义。以未来视

推荐访问: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的心得作文1500字 史学 心得体会 完整版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