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学校教育发展

时间:2022-10-26 11:05:02 来源:网友投稿

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小学二级教师、国家级优秀科技辅导员、兰州市教学新秀、城关区优秀教师。撰写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在教育类报刊杂志,参与城关区科技局规划项目《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研究》获项目验收,并且该项目获得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教育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教育作为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为此,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可以以下面几点为抓手。

首先要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要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笔者认为,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次要培育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各学科要密切配合,借助不同学科知识、特色主题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节、主题队会等活动,让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班级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中队活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实践证明,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信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创造性思维。

再次要构建科技创新课程体系。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載体,课堂教学是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一是要紧抓基础性课程,它是实施科技创新普及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性课程中,主要以学科渗透、科普教育为载体。学科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要把创新教育整合到各门学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科学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二是紧抓拓展性课程,它是实施科技创新提高性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拓展性课程中,主要以校本课程和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低年级学生通过数字游戏、华容道、巧手解锁扣、七巧板等课程,进行脑思维拓展训练;中年级学生通过简单机器人搭建编程、小六足机器人搭建、四模一电特色社团等课程,进行实践训练;高年级学生通过3D打印模拟数字设计应用、单片机Arduion基础套件课程、学生数字机床等课程,进行创新探究训练。通过不同层次的特色课程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三是紧抓探究性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把探究性学习引进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从 “关注健康”、“食品安全”、“自然之怒”到每年FLL工程挑战赛的探究性研究,不仅能指导学生对场地问题进行解决,关键还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团队协作,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自己解决和应对方案,最后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创新实践的能力。科学课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形式进行探索,撰写自己的研究小论文。

最后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的驱动力来源于学生的大胆实践和不断探索。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专业教师的指导和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让学生形成“做中学”、“会发现”和“爱探索”的研究体系。学生能从课堂中发现问题,从社会现象及矛盾中发现问题,借助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科学课堂上,将原有的实验加以改进,学生很愿意去创新实践的方法,通过不断猜想、假设,从“唯一”的结果中走出来,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编辑:谢颖丽

推荐访问:教育 科技创新 重视 提升 学校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