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技术教育教学理念有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28 16: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还须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高等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内涵应体现整理能力观;技术学科建设是技术教学的基础。

关键词:技术型人才;高等技术教育;能力内涵;整合能力观;技术学科。

作者简介:吕鑫祥(1938-),男,浙江桐乡人,上海电机学院高教所教授,曾任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理论组副组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03-0004-04

高等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惯称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发展十分迅速。但在一些主要教学理念上,尚未取得共识。这就不能不严重影响它的有效发展。因而,深入探讨它的主要教学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以下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是必须首先理清的,即培养目标、能力内涵和学科建设。

实际情况已清楚表明,单纯从理论层面上来探讨上述问题是不够的,也不可能完善地解决问题。本文依据从实际出发再进行理论分析的思路来展开观点。

一、培养目标

当前,在我国主要有两种观点:

1、由于高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日益提高,高技能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不断趋近、走向融合。因而。高职培养目标可以定为高技能人才,

2、技术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领域,在当前生产实际中,仍然是两个不同内涵的独立领域。而且,至今也还看不出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和根据,所以,高职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人才。

探讨上述观点最有力的方法,是深入实际,分析两类人才的工作任务。现以制造业为例阐述。

(一)技术型人才

根据国内外情况,技术型人才在生产中的基本任务可归纳如下:

1、负责产品的工艺审查。工程型人才在设计产品时,也考虑产品的工艺性问题。但他们主要是从产品的工作性能出发来进行设计的。因而,产品制造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主要是由负责加工制造的技术型人才来“把关”的。技术型人才必须从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的角度来审查产品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设计图,使之能符合制造要求。

2、编制工艺规程。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生产率、经济性等要求,技术型人才必须编制各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和产品装配工艺规程。

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是为零件的加工过程选择方法、确定工序、规定程序。其组成内容有:各加工件表面加工方法选择:加工过程的阶段划分;热处理工艺选择及其位置确定:工序加工内容的集中或分散;通用工艺装备的选择和专用工艺装备的确定等。

产品装配工艺规程的作用是为产品装配过程选择方法、设计程序。装配过程一般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组件,再由若干组件组成部件,最后将所有部件装配成产品。装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装配物件的配合要求和位置精度。

3、设计专用工艺装备。在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过程中,是需要使用工艺装备来进行工作的。有些装备是通用性的,如普通车床、通有铣床等。它们可以在市场中购买到。但是,还有不少装备是本产品专门需要的,例如为提高生产率而专门设计的能同时加工许多孔的多轴钻床;为加工叶片曲面而设计的成形铣刀;为实现镟压工艺而设计的镟压机床等。

4、负责生产加工线的正常运行。技术型人才编制了工艺规程,设计了专用的工艺装备,选择了适合的通用设备。最后又负责安排和调试了生产加工线。所以负责生产加工线的正常运行是责无旁贷的。

当前制造业有以下主要发展趋势:

1、生产系统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发展。CIMS是一个将市场、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生产活动都包括在内的系统。它将相关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它的目的是在确保质量前提下,以最少消耗、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和最大灵活性来制造产品,

2、工艺设计仿真化。工艺方案确定和工艺规程设计的传统做法基本上是“经验判断”、“习惯设计”。当前,在此领域中,也引进了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用来确定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并预测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以及可采取的防止措施。

3、加工方法的扩展化与精密化。产品的更新换代,常促使新型材料的应用(耐热钢、陶瓷等)以及加工形状的特异化(细孔、椭圆孔等)。这就使新型加工方法的发展成为必需,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加工、镟压等加工方法均是由于上述动因而发展起来的。

产品工作精度的提高,必然导致产品加工精度的提高。例如人造卫星仪表轴承的圆度、圆柱度的形状精度均已达到纳米级:微电子芯片的加工精度也达到纳米级(0.001微米=1纳米)。相应的也就促使精密加工的发展(如精密磨削等)。

生产系统、工艺设计和加工方法三个层面的发展都与技术型人才的基本任务紧密相连。因而,技术型人才必然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高技能人才

1、技能型人才的工作任务:当前仍然是主要通过动作技能加工出零件来:装备出产品来:维修好设备和装置:或者是操纵工艺装备或工作机械完成施工任务等。

中央两办有关高技能人才的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文件中还指出高技能人才包含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2、高技能人才大都有高招绝活,经常面对关键性任务。他们的高招绝活是在长期的技能实践中养成的。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仍然是主要体现在一个工种或一种装置上。下面举例说明:

(1)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石化装置技师的职务要求如下:①能实施本部门石化装置的复杂操作;⑦能及时排除本部门石化装置的运行故障以及事故隐患;③能调试维修本部门复杂石化设备;④能对本部门石化装备的工艺流程进行会审和改进。

(2)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电焊组高级技师刘维新,几十年来,上百艘巨轮、八万人体育场、大剧院等钢结构工程,都是他职业生涯的代表作。他焊接的几十公里的焊缝没有丝毫裂缝。安全可靠,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3)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管掘进高级技师李鸿,他安装、调试了世界上最大的盾构(能刮削泥土开掘隧道的推进装置)。并驾驶它在江底完成了掘进任务。盾构刀盘直径有15米,重量为3600吨。装置中有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等多种技术系统。要驾驶这种多技术的庞然大物,是需要掌握高超技能和一定的理论知识的。

根据对技术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两类人才各有其知能结构特点。在一定时空下,要培养出能同时承担两类工作任务的人才群体,无此可能。

2、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曾进行过“技术员与

技术工人合二为一”的教改试点。结果未能达到预订目标。这一历史过程,值得深思。

3、决不能轻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有关文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提法,没有过时。

二、能力内涵

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技术应用能力。“能力本位”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点上似乎分歧不大。但是在能力内涵上,即能力观上,当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为了更好地落实“能力本位”思想,对此也必须深入探究。

(一)能力观分析

1、任务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在我们当前较为流行。它认为能力是一系列工作任务(过程)的组合。CBE(Compete-Based Education)模式的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方法即为其体现。该方法将职业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综合能力,每一综合能力又是由若干专项能力组成。而这两种能力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描述的。这样,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个体对一系列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这种能力观具体明确,而且针对性强。它较适合于岗位培训或以培养动作技能为主的中职教育。但是由于它的分解基于当前的职业岗位,不可能顾及岗位的今后变化以及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这种机械分解法面对智力技能常会无能为力。因而,它对职业技术教育不具有普适性。

2、整体能力观:这种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理论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判断力、创造力等)对于有效的工作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在科技迅猛发展、岗位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对能力所应用的具体工作情景缺乏考虑。而实际上,一般素质都具有工作情景的依赖性。因此,试图脱离工作情景来确定教学构架,对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也是不全面的,存在着较大缺失的。

3、整合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力图克服前二种能力观的局限性。它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任务。能力应是个体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它也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总是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的具体任务中才体现出来的。

英国学者高夫·斯坦顿(Geoff Stanton)提出能力结构应是两方面构成:一般素质和对工作情景的理解,二者必须结合,没有前者就不能完满地应对工作岗位的全面要求:缺少后者则不能有针对性地体现一般素质,也不能根据工作岗位的变化,对原有认识结构进行重组。

英国学者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认为:“任务能力观是一种狭义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往往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大批适应能力强,具有灵活性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因而,当前需要一种广义的能力观。与社会发展更趋一致的能力观。”显然。整合能力观是更为趋近这一要求的能力观。它的要点是: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

(二)国际比较研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整合能力观的理念正在国际的重要文件中得到体现:

1、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RVE)在1995年提出了“关于生计的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建议”以供政府立法。研究报告所提原则建议侧重于高中阶段教育和高中后教育,其中有关教学理念归纳如下:

(1)首先是职业性与学科性内容相结合,旨在使今日学生获得能适应明日需要的理念。

(2)不能仅局限于职业人门要求的具体技能,而要关注到行业的或职业的各个方面,应着眼于广义的行业或职业范围。

(3)教育的目标应使学生在受教育后获得就业准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岗位技能的课程。

2,欧盟于1996年发布了一份关于教育与培训的白皮书,专门考察信息技术对教育与培训的影响。白皮书指出:信息社会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工作性质,迫使人们不仅要能适应新的技术工具,还要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工作环境。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1)要对普通文化课作重新评价。因为它是学生理解复杂社会现象的基础:它有助于增强学生掌握事物关键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创造的能力。它也是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因素。

(2)教育和培养所培训的新的工作技能与知识,要能使学生具有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即长期就业的可能性,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区分为5A和5B两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5B类。在分类法的89条中指出:“5B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4、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大会目的是为联合国成员提供一个研讨改革国家技术与职业教育政策的论坛,以迎接21世纪挑战。

大会指出2l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因为大会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强调以下理念:

(1)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基础。大会工作文件强调提高“接受再培训能力”(Retrainability)培养。

(2)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

(3)培养创业精神,未来非工资就业将大量增加,创业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改革(如管理能力、成本观念、风险意识等)。

(4)加强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

其他如英、法、德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郁有类同的论述。可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认同整合能力观作为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教学安排的指导思想,正成为世界趋势。对此。值得我们深思。

毫无疑问,对于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领域工作,又需要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来说,是更必须立足于整合能力观来确定其教学安排的,

三、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在高等院校中原是天经地义、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可是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包括技术本科院校),除了少数院校外都没有明确提出进行学科建设的问题。而且,在不少职教研究的文章中,“学科”始终是一个“反面角色”,处于被批判地位。

这是一个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功能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学科内涵

1、如何定义学科,似乎是众说纷纭,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教学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而已(陆军,2004)。另一位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学科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主要范围,他们一般认为它大致包括教学科目、学问分支和学术组织三层基本含义。(王建华,2004)

2、学科的类别和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一书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分成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

上面阐述的核心是“不同领域”或“学科”是人类本身的主观意向而不是事物本身的必然属性。学科的发展常走向综合化如多门学科综合成一门新的学科。这就从另一角度证实了这一看法。

(二)学科的发展

学科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的人才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因素。也即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学科大类角度考量,工业革命前社会处于手工作坊生产阶段,社会需要的只是学术型人才。所以此时存在着学术型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以及相应的学术型学科。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由手工作坊生产向机器大生产转化。社会迫切需要负责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师。于是产生了新型的工业大学(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以承担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以及工程研究工作。相应地就必然形成各种工程学科。

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进入生产的势头越来越猛。生产现场不仅工艺装备日趋复杂精确,更主要的是工艺过程已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它不仅是各种装备仪器的组合,又是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光学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同时,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产品的结构日趋复杂精密。要求产品设计者在理论上不断深入。这两方面的增量迫使工程师的职务内涵要作出选择。

由于当时产品设计中的理论水平高于生产技术问题,于是工程师就离开了生产制造工作,专注于产品设计工作。美国俄亥俄州教育厅厅长ByrlR,Shoemaker所写的《论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措施》一文中说:“工程师在理论领域不断深入,迫使他们丢下一些原先由工程师做的工作,于是工程教育的模式发生了变化。”

“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职业去填补由于工程专家而造成的真空。而且在教育领域中相应出现了一种的教育类型称为技术教育”。

技术型人才及其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进入生产制造过程,使得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层次,由中等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这样,技术学科的建立就十分必然了。

如前所述,高等技术型人才要承担四项基本任务和三个层面上的创新要求。要完成这些工作必定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例如工艺装备的设计,除了加工工艺知识外,尚需机械、计算机应用、电子电气、液压、气动等多种技术理论知识以及设备设计能力。

再如,新型加工方法的开拓都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电蚀加工是以电化学知识为基础;激光加工和测量少不了应用激光原理:镟压加工与塑性力学紧密相连等。

由此可见,在高等技术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智力成份占主要比重。他们的培养过程必须有学科作理论支撑。结论是: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术学科、工程学科和技术学科必然并存。

(三)技术学科

技术学科是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服务的学科。如何进行建设呢?有些研究者提出“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成功的生产经验的归纳总结”就是技术理论知识的源头。本文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清华、北航等就已经产生了高等技术教育,设置技术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航空发动机制造等)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当时国家建设的紧迫需要。并且,也就相应地开始了技术学科建设,一直延续至今。

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涉及到诸多方面,下面以“机制工艺与自动化”学科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基础理论的应用:例如在“加工误差分析”部分中,定位误差的分析就应用了理论力学中物体自由度的原理:内应力误差的分析是建立在材料力学关于内应力的阐述上:热变形误差的分析就与物理热学相关:零件加工误差总体分布是由数学中正太曲线来描述的,等。

2、技术应用领域的开拓研究:学科建设应在产学研结合中,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完善技术学科体系,以下是已经进行过的几个方面:

加工方法方面:如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镟压加工等。

零件检测方面:如旋转零件动平衡、加工表面质量、激光测量等。

工艺规程方面:如工艺设计理论;工艺仿真没计等。

生产系统方面: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3、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例如对典型零件(曲轴、盘形、叶片等)的加工工艺,在一定范围内做调查研究,经分析比较后,得出较合理的各工艺要素(定位基准、工艺阶段、集中分散等),使其成为学科体系中的内容。

4、相近学科的借鉴移植:例如系统论、优化论的知识,原先只在工程学科中应用。但当生产理论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加工工艺系统、生产运行系统后,系统论必然进入技术学科,优化论又必然陪随而至。

参考文献:

[1]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97

[2]UNESCO,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建议书,1999,f3]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NCRVE)《关于生计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原则建议》,1995,

[4]欧盟《关于教育与培训》白皮书,1996, [5]上海职教论坛,对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基本认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苏泽是,等,江苏制造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殷新红

推荐访问:教学理念 探讨 教育 技术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