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旅游视角研学旅行思考--以镇江市为例

时间:2022-06-08 19:1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教育+旅游视角研学旅行思考--以镇江市为例,供大家参考。

基于教育+旅游视角研学旅行思考--以镇江市为例

2019年第3期(总第142期)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基于“教育+旅游”视角的研学旅行思考

—以镇江市为例

潘俊1李臻2

(1.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11 ;2.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南京211134)

摘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的新模式、旅游的新产品,在政策的推动、支持下,正在全国的中小学逐步开展。对于这一跨界的新业态,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镇江已有响应,但与市场的需求、与周边城市相比尚未进入理想状态。文章从教育+旅游的视角对研学旅行在镇江市开展的现状与问题、趋势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这项新业态的实践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研学旅行;镇江市;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自古以来人们获得 真知的有效途径。2013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民 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首次提出了 “研学 旅行”概念;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 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研学旅行”列为 独立条目;2015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从国 家层面将研学旅行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促进旅 游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 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 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这意味着研学旅行在学校 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笔者从 “教育+旅游”的视角,对镇江市旅游主管部门、文 旅集团、镇江中国旅行社、南京江苏国旅、汤山旅游 度假区、南京群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镇江市 属学校等14家单位进行了走访调研,以求能为这 项新业态的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1现状与问题

业界普遍认为,2018年是研学旅行爆发的元 年。研学旅行既是教育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也是 “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拓展,由于具有规模出 行、团队行动、深度体验、季节性不明显、社会认知 度较高、参与主体内在诉求的“原动力”强大、对 资源的知名度相对淡化等特点,因而在旅游热点 地区产生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为旅游温点、冷 点地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镇江市是一座文 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在这种爆发的 “冲击波”中理应有所作为,笔者在调研中欣然感 到镇江市旅游界已跃跃欲试地按下了启动按钮,但这种“热启动”的背后,成效与问题同时并存。

文章编号:2095 -7211(2019)03 -0094 -04

1.1在宏观层面上虽有推进,但力度有待加强

镇江市研学旅行开展较早。2005年,一批韩 国学生以“临时政府大长征”为主题来镇江市踏 访先辈战斗过的土地,之后韩国学生“红色之旅”研修团便一批批接踵而至,一直至今;从2007年 开始,镇江中国旅行社创新性地推出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每年牵头组织江苏、江西、安徽、河南 等多个省市的中小学生赴韩国、日本、新加坡研 学,该产品发展至今已成为镇江市开发的品牌旅 游产品。

进入2018年后,镇江旅游界紧跟形势,与南 京、扬州、马鞍山市旅游同仁联合召开了“童心同 行——2018宁镇扬马都市圈暑期研学旅行产品 发布会”,推出十余个镇江市的暑期研学旅行产 品,着 势推 十个“2018 镇 期旅游产品”;镇江中国旅行社则以“研学镇江,知行 天下”为主题推出了镇江市研学旅行的A、B、C、D 四条线路,组织学生在镇江“跟着课本去旅行”。

尽管如此,镇江市研学旅行发展的步伐无论 速度还是幅度都与周边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从 宏观上看,尤其体现在政策支撑、社会合力、营地 建设等方面。例如:南京市早在2017年6月份就 由南京市旅委牵头举办了以“研学南京,成长旅 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要打造南京 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同时多部门共同推介39 条研学旅行的线路;常州市以多项举措推进研学 旅行的发展,包括计划出台《关于加强常州市研 学旅行接待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接待来 常州中小学生夏令营、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研学 旅行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等;再看扬州,2017年6 月,相关教育机构在扬州召开了“扬州的夏日”特 色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重磅推进“扬州夏日研

作者简介:潘俊,男,硕士,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李漆,男,硕士,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94-

推荐访问:关于研学旅游的毕业论文 镇江市 为例 视角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