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2 10:10:11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人教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2023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能力目标

  1.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从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与拓展。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马丁路德金遗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Unitedstates”(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教师组织学生看练习册,资料内容如下: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特别喜欢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为了赚点钱,他还送报纸。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

  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呆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多媒体显示马丁路德金遗像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在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或指定学生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生大声读课文,教师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对象,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五.学生精读课文,分组计论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1.学生讨论,

  2.各组组长组织学生发言,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讲究策略”“表明决心”。

  六.布置作业.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七、板书我有一个梦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得出自已正当的要求。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八、课后反思。

  【篇二】

  教学目的:

  这是一篇极富思想养料和人文精神的课文。我首先应根据其本身的语文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其结构特和语言风格,但决不能仅止于此。剖析其结构和语言外壳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其思想内核,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今天的中国和他们自己的人生。具体说来,我力图充分挖掘本课的语文教育因素以达到如下目的:

  1.开启思想闸门。马克思不迷信、“思考一切”的思

  维品质,他伟大的创新精神,他重视实践并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必须根据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求实精神,无疑应该成为今天跨世纪中学生的精神养料。

  2.进行人格熏陶。马克思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

  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其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我力求能让学生由衷地感到:也许我们一时还难以完全理解马克思的不朽学说,但我们完全应该而且也可以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3.感受时代脉搏。不能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学一篇“外国

  文言文”,而应在分析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联系当今中国的改革实践,让学生深深感到我们今天改革的每一步推进都是对马克思学说的真正发展,也是对马克思的纪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

  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学生如果不适应这种研讨式的教学风格而出现“启而不发”的状况怎么引导?

  2.放手让学生质疑研讨,如果出现一些我事前无法预料的思维火花时,我又如何驾驭课堂(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又不影响教学的节奏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80周年,由此引出话题:

  调查: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同学请举手。(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

  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2.提示学生:以马克思精神学习这篇关于马克思的文章。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

  今天,我们应该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来研究探讨这篇的文章。学生、教师、作者平等对话。

  二、朗读一遍课文(或快速默读课文),就其结构和语言思考提问(或写成纸条)。

  三、师生研讨:(以下只是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程序。具体的教学步骤将以现场学生的思维状况随机而定。)

  [假设一]

  学生问:为什么恩格斯要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引导:不仅仅是婉语→突出其“思想家”而且“伟大”(为什么?)→试从文中找出体现马克思思想贡献(理论贡献)的语句(“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最伟大的的贡献是不是“思想贡献”?(注意这样一句:“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那么,什么是“主要的”呢?→对文中有关马克思伟大实践的论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在恩格斯看来,这两方面的贡献,那个更重要?为什么?(从语言入手:“远不是最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展示结构提纲。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理论贡献: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

  剩余价值

  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实践贡献:

  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恩格斯对这些贡献的评价有何不同?(根据关键词)

  如果让马克思来评价自己,他会认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为什么把最伟大的贡献排在最后?(衬托)

  ⊙作者在总体评价马克思的功绩时,说的是“对于战斗着的欧美无产阶级,对于历史学科”,即先说实践后说理论,可是为什么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论述时却先谈理论后谈实践?

  展示结构提纲。

  [假设二]学生问:为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句“他的英名和事

  业将永垂不朽”要用一个“将”字?

  引导: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为什么会如此充满信心?(“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的理论是科学→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科学贡献究竟有哪些?(在文中找有关内容)→从“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恩格斯对这些贡献的评价有何不同?(根据关键词)→为什么把最伟大的贡献排在最后?(衬托)→作者在总体评价马克思的功绩时,说的是“对于战斗着的欧美无产阶级,对于历史学科”,即先说实践后说理论,可是为什么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论述时却先谈理论后谈实践?→展示结构提纲。

  [假设三]学生问:怎么理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这句话?

  引导:仅仅是表现马克思的蔑视和大无畏气概吗?→“你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自白》)→(“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比起马克思的宏伟目标,其他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请从文中找出马克思为了自己的目标,做了多少事?→从理论贡献到实践指导→分析关键词语→展示结构提纲。

  [假设四]如果学生不提问,或所提问题不涉及教学重点,

  那么,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拟提问题(不全讲,根据情况选择提出):

  ⊙为什么恩格斯要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怎么理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

  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这句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为何要加一个“将”字?

  ⊙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注意这样一句:“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

  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这说明了什么?(任何科学理论,贵在创新和发展。)

  ⊙作者在总体评价马克思的功绩时,说的是“对于战斗着的欧美无产阶级,对于历史学科”,即先说实践后说理论,可是为什么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论述时却先谈理论后谈实践?

  …………

  说明:以上问题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允许学生有自己

  的理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独到见解。

  ●结构提纲(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适时展示)——

  第一部分:描述马克思的逝世

  第二部分:评价马克思的功绩

  1.“不可估量的损失”(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2.革命理论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许多领域有独到发现

  3.革命实践

  注重实践

  参加实践

  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的影响

  敌人: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

  战友:尊敬他,爱戴他,悼念他

  第四部分:预见马克思的不朽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马克思的逝世:“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不可估量的损失”(过渡段)

  两个“对于”:实践和理论

  马克思的贡献:1.理论贡献(思想家)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物质决定精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剩余价值的发现

  许多领域有独到发现(广而深)

  2.实践贡献(革命家)

  注重实践(过渡段)

  科学的作用:“革命的力量”

  参加实践(“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宣传:编报著书

  组织:创立协会(顶峰)

  马克思的影响:敌人:“驱逐”、“诽谤”、“诅咒”

  战友:“尊敬”、“爱戴”、“悼念”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人教版 语文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下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