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两份

时间:2021-10-29 15:13:24 来源:网友投稿

个人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两份 本文关键词:自查,不作为,两份,报告

个人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两份 本文简介:个人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两份2015篇一为着力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成果,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确保“三抓三主动”和“三个三”要求落地见效,根据市委部署,按照区委要求,镇党委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在全镇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现将

个人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两份 本文内容:

个人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两份2015

篇一

为着力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成果,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确保“三抓三主动”和“三个三”要求落地见效,根据市委部署,按照区委要求,镇党委决定,集中一段时间,在全镇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工作小组,加强领导不放松

学校成立了“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与全体教师签定了《禁止有偿家教、乱订教辅教材、乱收费,规范教育行为目标责任书》,并对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贯彻文件精神,统一思想不掉队

治理有偿家教、乱订教辅教材、乱收费,是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重大措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学校或教师个人进行有偿家教、乱订教辅教材、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不但加重了群众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声誉与形象,引起一些群众的强烈不满。,我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在学习了文件基础上,又进一步领会了精神,统一了思想,严肃了纪律,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坚决贯彻执行“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方针,坚决打击有偿家教、乱订教辅教材、乱收费的“三乱”行为。

三、张贴收费标准,公开透明不隐瞒

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及时在显眼的宣传橱窗内张贴永久性县教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联合下发的收费标准,做到公开透明不隐瞒。并制定严格的收费制度,规范教育乱收费的行为:一是严格按照县教育局文件精神收费,严禁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二是加大收费公开力度,做到收费公开透明;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收费使用管理,落实学校收费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

四、撰写自查报告,自我剖析不留情

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针对有偿家教、乱订教辅教材、乱收费等情况作深入、全面的自我剖析,不留情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立即纠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廉洁从教,净化自身行为与灵魂,树立领导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的形象。

五、深入学生当中,明查暗访不遗漏

学校对全体学生采用不定时间、不定地点、问学生、看作业、翻书包、访家长等方式进行明查暗访,调查结果如下:

1.未发现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乱收费现象。

2.未发现乱订教辅资料、强制学生统一购买教辅资料或要求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的现象。

3.未发现教师在讲课

、辅导、考试过程中,采取主观故意的做法,专门选取一种或几种教辅材料的内容,诱导或变相强迫学生购买使用这些资料,从中谋取利益的现象。

4.未发现教师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或上课前、放学后等时间,在校内外对学生进行有偿家教、收费补课和违规办班的现象。

5.未发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动员、诱导、暗示或强制所任教班级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有偿办班补课的现象。

6.未发现以家长要求或同意为理由,组织有偿办班补课的现象。

六、明确责任制度,加大处罚不手软

对参与有偿家教、乱订教辅材料或乱收费的教师,一经查实,在全校通报批评;全额退回违规收取的费用;当年年度考核为不合格,扣发12个月绩效工资;取消三年评先评优。

篇二

“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自查报告

近日,我县各单位纷纷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党员干部持续转变作风,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某某单位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动员会,会上由崔**了宣读《某某县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方案》,通过了《某某单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党委副书记、镇长某某某做了《坚定践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讲话。

会议要求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强化机关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抓好制度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标尺,提高党性修养,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严肃工作纪律,严格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推动全市民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周例会上,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某某县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方案》,引起广大机关干部的高度重视,掀起“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自查自纠大讨论热潮,形成了凝心聚气、风清气正、谋事干事、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某某部门以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为主题,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专题学习研讨会。学习了某某县集中开展“不

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方案》及《某某县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对照单位职能和个人承担的岗位职责,逐项检查履职尽责情况;学习研讨中,中层以上领导依次发言,结合个人工作和思想实际,指出自身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及下一步的整改措施。讨论中,各位同志也根据发言情况,对其他同志的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并对整改措施给与了相关建议。

同志们纷纷表示,下一步,要认真对照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及履职尽责不到位、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能低下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逐项对照整治重点,时时自省、自醒;并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开展作风整顿活动与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及推进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活动从新认识自己的工作定位,激发工作热情,将专项整治活动转化为干好、做好、做实本职工作的自觉行动,立足岗位主动作为,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应有成效。

全镇干部职工要全力以赴深挖倒查,自己在服务群众中是否只考虑“不得行”,不考虑“如何行”;遇事是否相互“踢皮球”、推诿扯皮,让前来办事的来回跑、转圈圈。”近日,大渡口镇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亮剑。

为着力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成果,深入推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题教育,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确

保“三抓三主动”要求落地见效,根据区委要求,该镇党委决定,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镇深入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从严从实查处全镇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全镇干部职工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增强践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三抓三主动”“用心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推动形成“主动作为、廉而又勤,干在实处、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

此外,该镇还对专项整改中查出的负面典型镇党委宣传部门进行集中曝光,同时,对正面典型进行宣传。镇党委、纪委开设专项整治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对干部不敢抓、不愿管,对工作不愿负责、得过且过:不学习业务、不钻研政策,生搬硬套、断章取义;原则性和灵活性把握不好,一说按规定办就死搬条条、不讲效率,一说限时办就违规操作、不讲法规;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只考虑“不得行”,不考虑“如何行”;遇事相互“踢皮球”、推诿扯皮,让前来办事的来回跑、转圈圈的现象进行长效监督。形成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的高压态势。

8月14日,我县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县委书记某某出席会议并作动员部署,县领导某某、某某、某某、等出席会议,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全市在九、十、十一月三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为贯彻落实市委精神、结合古蔺实际,切实提高专项整治实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讨论了我县干部队伍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主要有七个方面的表现。针对这些表现,某某要求,一是整治要实起来,坚决防止“空对空”,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全员参与、全体整改、全面见效;县委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题教育相结合,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要采取严厉的措施,针对不同的问题,进一步挖深、挖细、挖全,形成《全县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办法》,同步制定正面行为清单和负面行为清单,惩恶扬善;要强化督查,常态化地开展明察暗访,抓问题、抓苗头、抓典型。二是工作要抓起来,坚决防止“两张皮”,要通过整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规矩要立起来,坚决防止“一阵风”,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要更加警醒,行动上要更加自觉,态度上要更加积极有为,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全县发展上,同时要建章立制,以制度巩固整改成果,以制度巩固发展成效。

某某强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表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极大削弱了我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组织力、战斗力。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高度警醒,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毅力,从严从实要求,从严从实整改,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抓紧抓实我县的各项工作,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篇2:Eajrhnt质量体系2008版自查报告

Eajrhnt质量体系2008版自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自查,质量体系,报告,Eajrhnt

Eajrhnt质量体系2008版自查报告 本文简介: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公司实施GB/T19001-2008标准转换文件自查报告

Eajrhnt质量体系2008版自查报告 本文内容: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公司实施GB/T19001-2008标准转换文件自查报告

质量手册的编码:

自查方法:依据新旧版标准变化部分及NAC提供的难点释义,自查修订后文件的符合性

GB/T19001

-2000条款

段/图/

表/注

增加(A)或

删除(D)

变化内容及难点释义

手册及程序

对应条款

修订

未修订

简要说明

1.手册编码、版本号、发布与实施日期、是否受控,引用依据标准是否准确。

2.其他被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名称、编码、版本、生效日期、是否受控。

1.2

第2段

D+A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性质导致本标准的任何要求不适用时,

1.2

第3段

D+A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如果进行删减,应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并且这样的删减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难点释义:对于服务业组织,一般不能删减7.3、7.5.2和7.6条款。

4.1

第1段

A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将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1

a)

D+A

a)

识别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见1.2);

难点释义:组织在手册中应清楚描述确定的体系过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工艺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客户关系管理过程等,以及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一般应用流程图来表述。

4.1

c)

D+A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

4.1

d)

D+A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4.1

e)

A

e

)

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

4.1

第4段

D+A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组织如果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外包,应确保对这些过程的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4.1

注1

D+A

注1: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

4.1

新注2、注3

A

注2:“外包过程”是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组织选择,并由外部方实施的过程。

注3:组织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其满足所有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可受诸如下列因素影响:

a)

外包过程对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b)

对外包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

c)

通过应用7.4条款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

难点释义:组织应在手册中描述具体的外包过程及对外包过程的控制类型和程度。

4.2.1

c)

A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4.2.1

d)

A

d)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4.2.1

e)

D

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4.2.1

注1

A

注1:本标准出现

“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

难点释义:程序文件的表达形式不应做人为限制,多个程序可以写在一个文件中,一个程序也可以包含在多个文件里,也不一定要将这些文件的名称冠名为**程序,只要这些“形成文件的程序”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即可。

4.2.1

注2

A

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

4.2.1

注3

D+A

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媒介。

4.2.2

a)

D+A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和正当的理由(见1.2)

4.2.3

a)

D+A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为使文件是充分是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4.2.3

f)

A

f)

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4.2.3

g)

D+A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4.2.4

D+A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

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5.1

a)

A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5.5.2

第1段

D+A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在本组织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难点释义:1)管理者代表应是本组织的全日制合同工;

2)本标准的英文应翻译成“管理代表”,无管理者的代表的意思,而管理本身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所以管理者代表必须是代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事管理活动的具体工作人员。

5.5.2

D+A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方进行联络。

5.6.1

第1段

第2句

D+A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

5.6.2

d)

A

d)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5.6.3

a)

A

a)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6.2.1

第1段

新注

D+A

A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任务的人员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

6.2.2

标题

D+A

能力、培训和意识和培训

6.2.2

a),b)

和d)

D+A

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要求符合性工作人员所必要需的能力;

b)

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获得所需的能力;

d)

确保员工组织的人员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6.3

c)

A

c)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

6.4

新注

A

注:术语“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

7.1

c)

A

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7.2.1

c)

和d)

新注

D+A

A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认为必要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注:

交付后活动包括诸如保证条款规定的措施、合同义务(例如,维护服务)、附加服务(例如,回收或最终处置)等。

难点释义:新增的注,主要是对a)中的

“交付后活动”可能的情况作了说明。针对这一要求,7.5.1f)规定了实施要求。这个说明具有重要意义。

7.2.2

a)

A

a)产品要求已得到规定;

7.2.2

b)

D+A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得到解决;

7.2.2

第3段

D+A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

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

7.3.1

第4段

A

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

7.3.1

新注

A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根据产品和组织的具体情况,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

难点释义:对于服务业组织的7.3条款,不但要考虑产品有形部分的设计,还要考虑产品无形部分(即服务本身)的设计,如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体功效的等。

7.3.2

a)

A

a)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7.3.2

c)

D+A

c)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

7.3.2

第2段

D+A

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应对这些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7.3.3

第1段

D+A

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方式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方式应适合于对照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7.3.3

新注

A

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信息可能包括产品防护的细节。

7.3.4

第1段

D+A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在适宜的阶段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

7.3.7

第1段和第2段

D+A

将两段

合并

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难点释义:

a)应明确设计和开发更改是针对输出已有结果,即已完成的设计和开发而进行的更改。

b)将原标准中,第二句开头的“适当时”去掉,而加在“评审、验证和确认”前,这一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①设计和开发的更改都应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但应是“适当的”,即根据具体情况,策划确定。

②实施前得到批准,不再是适当时,而是必须的。

7.4.3

第2段

D+A

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采用的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7.5.1

d)

D+A

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

7.5.1

f)

A

f)实施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的实施。

7.5.2

第1段

D+A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难点释义:

(1)对需要确认的过程,2008版标准7.5.2作了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并没有根本变化。突出了是由于不能由后续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使用或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通常称为特殊过程。

(2)7.5.2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是一份什么内容的文件?

a)文件应包括两个内容:评审准则和批准准则。准则就是指依据。具体依据要结合确认的目的来确定。

b)确认的目的是证实过程的能力是否能达到策划的结果。因为过程的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予以验证,而按照过程方法的概念,其输出是通过对过程的一组活动的管理来保证的,这里的一组活动实际上是人、机、料、法、环、测等相关活动,即过程的一组条件或者说过程的一组特性参数。评审就是对这组参数的评审。批准就是对评审的参数,通过确已保证达到过程能力满足策划要求作为依据,确定具体参数值。而最终要确定这组参数是否能保证过程能力,还要对过程的结果采用非常规的监视测量方法(7.5.2

e)。

例如:有强度要求的焊接过程就是需要确认的特殊过程。其要评审的是保证焊接过程满足能力要求(强度)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条(型号、规格及其贮存温度)等,当然也可以包括7.5.2

b)中的设备和人员。要批准的是达到强度要求时这组参数的具体确定值。而达到强度要求采用的是破坏性试验。通常在确认前会有焊接工艺,规定了过程应控制的参数及其参数值,确认是工艺(参数)验证过程。如果能保证焊接件的强度要求,就批准这份工艺,如果不行,则要进行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形成新的工艺。

服务行业中需确认的过程,其评审和批准的内容就相对简单。如一般宾馆的入住服务,应评审的是接待流程、服务用语、服务内容、人员及要求(服务提供规范)等。批准是通过专家评审、顾客评价等确定按评审内容已满足了入住服务的要求(顾客及宾馆的要求)。

7.5.3

第2段

A

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难点释义:

如何确定产品状态的控制范围?

一般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控制产品的状态包括合格、不合格,也包括待检查、待判定等。这些指的是产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后的状态标识。但还应考虑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产品状态进行标识,如产品已进行了某一过程的加工(通过监视),像电镀、热处理过程,因不能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但可以进行监视,识别产品已进行了电镀和热处理操作。这也是产品状态,也应进行标识控制。

7.5.4

第1段

第3句

D+A

A

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组织应报告顾客向顾客报告,并保持记录(见4.2.4)。

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

7.5.5

第1段

D+A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组织应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产品提供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适用时,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7.6

标题

D+A

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的控制

难点释义:

首先要明确设备分为监视设备和测量设备两种设备。一些服务行业不存在测量设备不等于不存在监视设备。例如监视服务场所的服务状况的摄像设备、用于调查征询顾客满意的调查问卷、调查表、考核学员培训效果的试卷等均属于监视设备。

标准第二段的要求,是针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提出的控制要求,而其后的a)~e)是针对其中的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根据以上的分析,这些服务行业是不能删减本条款要求的,但可以删减其中对测量设备的要求。

7.6

第1段

D+A

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设备,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见7.2.1)提供证据。

7.6

a)

A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验证)的依据;(见4.2.4)

7.6

c)

D+A

c)

得到识别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7.6

第4段

第2句

D+A

新第5段

校准和验证检定(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6

第5段

D+A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在必要时再予以重新确认。

7.6

D+A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

19022.1和GB/T

19022.2

注: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

8.1

a)

D+A

a)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8.2.1

A

注:监视顾客感受可以包括从诸如顾客满意度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已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赞扬、索赔和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获得输入。

难点释义:

标准新增的“注”,对获得顾客满意信息的来源作出了全新的说明,对纠正目前实施顾客满意活动,仅限于发放顾客满意调查表获得信息,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结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内涵以及顾客满意的定义,目前很多组织的顾客满意度均达到了100的说法,是不妥的,更应引起组织的关注。

8.2.2

第2段,第1句

D+A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组织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组织应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难点释义:关于内审方案

a)在本条款仅提出了策划的要求。但实际实施中,目前普遍存在以年度计划的形式代替审核方案,而且其内容不满足要求。审核方案的策划要求是对审核中应优先考虑影响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的过程和区域及以往审核中发现的容易出现问题或已发生不合格的过程和区域,以加大对这些过程和区域的审核力度。

b)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8.2.2

新第3段

A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审核的策划、实施、形成记录以及报告结果的职责和要求。

8.2.2

第4段

D+A

策划和实施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应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见4.2.4)

8.2.2

第5段

第1句

A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8.2.2

D+A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19021.1、GB/T19021.2及GB/T19021.3

作为指南,参见GB/T19011。

8.2.3

第1段

第3句

D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8.2.3

A

注:

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根据每个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

难点释义:

(1)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这里的过程是4.1a)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它包括新增加“注”中明确的产品要求符合性的有关过程和体系有效性的有关过程。如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采购过程,管理评审过程,内审过程,培训过程。但最终这些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2)过程监视和测量是证实过程是否具有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组织应策划并确定对不同过程的监测类型和程度。

8.2.4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A

D+A

A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见4.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难点释义:

标准对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及特殊情况下放行产品的授权人员,都明确了是“放行产品以交付给顾客的人员”和“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人员,是针对最终产品的,这不包括组织检验过程产品的人员。过程产品的检验人员由组织自行决定是否授权。

8.3

第1段

第2句

D+A

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

8.3

第2段

A

适用时,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8.3

新d)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A

移至第4段

移至第3段

见新d)

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的记录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4.2.4)。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难点释义:

对记录要求(最后一段)中,提出了“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的记录”,是指在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处置决定时应依据不合格性质,不合格的性质包括不合格的类型(外观不合格,特性不合格等),不合格的严重程度(轻微、一般、严重、致命),不合格的原因(偶然,异常)等。

8.4

b)

c)

d)

D+A

A

A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见7.2.1)(见8.2.4);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见8.2.3和8.2.4);

d)供方(见7.4)。

8.5.1

第1段

A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5.2

f)

A

f)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8.5.3

e)

A

e)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14

篇3:风险管理部部门负责人履职自查报告

风险管理部部门负责人履职自查报告 本文关键词:自查,风险管理,负责人,部门,报告

风险管理部部门负责人履职自查报告 本文简介:喀左支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自查报告按照省市行高管人员合规风险履职监察的要求,我制定了自检方案,确定了需要自我监察的几项工作内容和监察要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1、是否存在授意或指使员工违规办理业务行为。不存在这种行为,本人自2011年初担任风险部负责人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风险管理部部门负责人履职自查报告 本文内容:

喀左支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自查报告

按照省市行高管人员合规风险履职监察的要求,我制定了自检方案,确定了需要自我监察的几项工作内容和监察要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1、是否存在授意或指使员工违规办理业务行为。不存在这种行为,本人自2011年初担任风险部负责人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始终严于律己,不但要求自己遵守并执行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同时也经常告诫员工要廉洁奉公,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2、是否存在超越权限或范围办理业务行为。不存在。我一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本身就担任控制全行的风险管理的职责,对支行和重要部门人员进行检查时,严格履行职责,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

3、是否存在滥用职权或授意、强迫员工实施违规贷款行为。不存在。我行开办贷款业务以来,的确有亲戚朋友找我联系借款的。我行信贷业务开办之初,行领导就经常组织员工开会学习信贷业务的相关知识,经常强调说谁帮助借款人说情,谁就代借款人还钱,所以,只要有人找我说情,我就向他们说明,让他直接去找信贷员进行调查,合格就借,不合格的只能拒绝。

4、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办理借新还旧及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行为。否。风险部本身负责资产保全方面工作,始终通过自主清收和司法催收等多种方式催缴不良贷款,严禁信贷人员通过换据、垫款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5、是否存在违规办理存取款、资金划拨、开销户、扣划存款等业务行为。不存在。我行开办储蓄业务已经20多年,作为部门负责人时刻以身作则,绝不会以身试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工作中难免有不足疏漏之处。今后我将带领本部门人员严把合规风险关,借风险内控年的东风,在全行上下形成人人懂制度,人人要合规的浓厚氛围,为我行股份制改造贡献力量。

支行风险管理部

2011年4月12日

推荐访问:自查 不作为 两份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