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20 08:1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分析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精细化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模式,通过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该模式的实施模式的要点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精细化;课程教学;实施模式

作者简介:陈杰金(1979—),女,吉林松原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

一、精细化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组织

理实一体化方案在许多课程改革方案中都提到了,这个组织形式理论上是可行的,是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的,但在实践操作中,难度相当大。小组长的选拔,采取“自荐+推荐+指定”相结合的方式,以第一种为最好,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学生表现欲不强,毛遂自荐的学生并不多,因此采用推荐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前两种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查由教师指定,但是必须注意选择的小组长可以成绩不突出,可以不是班级干部,但是一定要认真负责,否认会对你的课程教学起到反面作用。教师只考核小组,被考核人为小组长,小组长考核小组成员,这种方式仿照企业班组管理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关键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帮助。

课堂毕竟不是企业生产,团队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起来,还需明确小组长的权责,这是小组团队工作的制度保证,小组长要承担的职责不仅是技术工作,还有团队组织和项目管理工作,其工作的成效之间决定小组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举足轻重,为保证小组长能够行使项目组织管理的职权,就有必要赋予其对其小组成员课程考核的权力,考核结果直接决定课程成绩,这其实就是仿真实际的社会工作过程,即是工学结合。在课程开始时,就应公开明确小组长的权利和责任,对其工作要求进行明确。

在课堂中可以引入各式各样的竞争,并限定优秀指标,有竞争才有动力,青年学生的好胜心才能转变为动力。合作也是一个重要方式,小组间某些项目的完成可以相互借鉴,有助于项目完成得更好,但是借鉴不是抄袭,要严格区分,并严厉处罚抄袭作弊行为。

设立优秀班组、流动红旗等小激励机制,这种奖励直接与项目(任务)考核成绩挂钩,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各小组的工作。

建立班组长会议机制,课程教学中每堂课开始或课间,组织班组长课间会,了解他们的困难,过问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便于教师适时掌控课程教学现状并及时做出调整。

建立淘汰机制,对于表现不好,不服从管理的成员,小组长可组织团队会议启动淘汰机制,开除出团队。若被开除出团队的学生没有其他小组接纳他,那他直接面临课程不及格的后果。这个机制的运用有助于小组的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小组长管理团队。

二、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对于工科专业而言,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比较科学的。以项目或者案例驱动教学法为主线,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演示教学、参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以工业企业仿真项目为统领,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优点是来自企业,工学结合,对学生吸引力强,缺点是难度大,内容涉及宽,可能会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为了克服缺点,对这些项目要进行教学法处理,进行拆分、简化、理想化、模型化的等优化工作。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项目教学,往往设计得过于简单,有的教师上课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有问题就解决,采取完全放手的教学管理,这样对基础好、兴趣高的学生而言可能问题不大,但是大部分学生可能什么也做不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教师很尽责,布置项目任务后,一步一步地讲解,手把手的帮助学生操作完成项目,课堂表面效果可能很好,教师也非常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生仍然没有通过亲身体会收获到知识和技能。笔者通过不断地实践,认为采取以下教学步骤和模式,效果相对好些,笔者称之为“三阶段循环驱动法”,即第一阶段:演示简单的任务(模仿操作—总结要的—了解知识);第二阶段:布置提升的任务(自主操作—总结难点—形成经验);第三阶段:发布项目任务(独立完成—总结—获取知识)。

任务的选取和教师的作用:①简单的任务:单项与项目任务直接关联的任务—手把手演示;②提升的任务:在单项基础上适当添加典型要求—提示性引导性演示—指导学生自主完成;③项目任务:综合性项目与企业项目相近—独立完成—教师完全放手。

三、理实一体化课堂“四定”精细化管理模式

项目教学一个很大的难度就是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目前国内高职教育现状下,一个班级学生普遍为40人左右,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听讲,问题不大,但是现在教学形式是师生同为主体,学生要行动起来,1~2名教师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必须依靠,小组团队自我管理。因此前面叙述的小组长负责下的团队工作制的落实是课堂组织管理的一个基本保证。

学生团队自我管理很容易陷入误区,管理讲人情,工作相互推诿,做老好人一人承担全部工作,抄袭、替代,等等各种问题就会出现。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易实施、好管理的模式,笔者在实践中仿照企业班组管理工学结合的“四定”精细化管理模式。

(1)定岗:根据小组分配,将每一名或一组学生分配在一个或一组固定的岗位(工位)上,不允许串岗,并要求小组在固定岗位上签名,小组长执行考核。

(2)定人:根据小组分配,将项目任务明确到小组责任人,要求签字确认,小组长考核。

(3)定责:根据小组分配,明确小组成员各自职责,不仅是专业操作上的职责,还包括整理整顿等企业6S管理方面的职责,同样要求签字确认,小组长考核。

(4)定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项目任务,同样由小组长考核。

在课程教学的前2~4学时完成小组的建立和“四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方案的制定,如制定分工表、工位表、岗位职责等内容,分发设备登记本、工作日志记录本。在每个项目开始的方案制定中,要求明确小组工作内容,进度安排等内容,并将相应表格提交教师。

四、过程精细化考核模式

为了保证考核学生全面、考核模式多样、考核主体多样,笔者早期在考核设计时设计了大量的考核表,如项目验收单、教师评价表、学生评价表、学生自评表、学生互评表、评价汇总表,等等,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误区,将考核复杂化了,造成实施困难,考核效果大打折扣。

过程精细化考核模式一要精细化,二要好实施,三要准确评价学生。具体做法如下:按照学院提供的成绩册,分成三个模块,平时考勤和职业素养,教师平时考勤和观察来评价小组;过程项目验收,教师评价小组;课程总结汇报,集体评价小组。在小组评价等级的基础上,由小组长评价成员。教师只负责评价和记录小组工作过程和成效。

平时考勤只记录小组缺勤的次数,根据评分标准扣分;项目验收根据项目评分标准评价小组过程项目成绩;课程总结,根据课程汇报评分标准小组互评给分,课程总结汇报后当场公开评分。评分成绩分项直接记录在小组长成绩下,小组成绩基础上,由小组长根据同样的标准完成小组成员评分。

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一项紧迫的工作,要求教师积极思考,不断实践摸索,积极总结经验教学,探索一条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改革之路,笔者将自己教学改革点滴经验总结出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杨翠明.机电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 (21).

推荐访问:电力电子 课程 模式 实施 教学

版权所有:文秘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文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文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陕ICP备16010436号